《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引发热议 校园足球成焦点
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会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该“方案”出台后,足球界人士反响强烈,有足球教练指出这比1992年“红山口会议”更重要。其中,校园足球的改革和建设成为热议的话题,如果让孩子们“有学上,又有球踢,将来还有出路”,无疑会吸引更多家长让娃娃们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
问题1
校园足球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培养足球人才要“早栽苗”
刘英(北京女足主教练):过去大家一直都在说要抓校园足球,我也去过很多学校,但踢球的孩子太少了。
从我们专业的层面讲,我们希望能在学校里看到更多的好苗子。踢球的好苗子,很多都应该是从学校出来的。现在的孩子,越早接触足球,成为好苗子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落后其他国家太多了。
就拿日本来说,他们的孩子5岁、6岁就学习踢球了,最小的可能4岁就开始了。在咱们这里,像女孩的话,11岁、12岁接触足球就算是早的了。把校园足球抓起来,让更多的女孩子也加入进来,对于提高女足的水平一定会有好处。
“应建立完善的联赛平台”
胡建平(人大三高总教练):这次的“方案”被通过,要比红山口会议重要。现在从上到下重视足球,对足球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原来的方向走是看不到希望的。
真正的难点在于:在中小学真正开展足球,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减负、注重学生的身心培养,建立起一个新的评价体系。校园足球的开展也包括场地、师资等软硬件的条件需要解决。北京教委已经将中小学足球教练员培训工作一部分放到三高俱乐部,我们初期计划培养200名足球教练。
校园足球应该有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联赛平台。训练比赛常态化,每天训练,每周比赛要坚持。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建立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原来名义上有,但经常组织不到位,赛期、赛制也经常变动。比如最近举办的冠军杯,北京市的其他中学就有好多不参加的。因为各学校水平差距比较大,低水平的学校选择不打是输3个,打可能要输七八个。
“留住外来人才要有政策”
谢朝阳(北京十八中附小主教练):现在北京在搞的四级联赛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外地生源初中毕业就要转原籍,这样好多学校的四级联赛就变成了“二级联赛”。在将来,北京市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项优惠的政策,留下这些外地的人才。北京乃至全中国好的足球教练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要集中优势,打造重点学校。然后以点带面,北京市10所重点中学就能带动几百所小学。
校园教练培育成果应予认可
孔华(武汉德才小学主教练):现在好的球员,从一年级培养到六年级,本应该送到球队,结果地方足协来“摘果子”了,这对基层教练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付出是最多的。
我有一个球员郑誉江,我带了他6年,后来市足协做我的工作被带走了。5个月后,孩子又被万达选走了,当时给了5万块人民币,市足协分了我5000元培养费。现在,孩子在欧洲签约了,20万元。这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网上查出来,启蒙教练不是我,而是市足协的一个教练,这是不公平的。
现在我们6年级的学生马上面临毕业,他们又看中了14个队员。必须要跟武汉市签约,不然不让我出去冬训,他们设立了很多门槛,都是地方保护。校园足球回归校园是一个根本,校园足球培养的,反倒不被承认是学校培养。如果和教育系统挂钩了,就可以备案,现在这一块都是空白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