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扫雷 扫雷机器人出动

04.11.2015  09:40

    工兵使用喷火枪引燃雷区地表植物,利用高温引爆地雷 记者孟祝斌/摄

    排雷工兵在作业前穿戴防具

    雷区的地雷被炸药引爆的瞬间

    5名工兵一字排开,探测前方雷区内的地雷

    伴着“轰隆”一声巨响,雷场上尘土腾空而起,浓烟蔽日……昨天下午,在中越边境云南段排雷誓师大会现场,随着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周小周中将一声令下,荧屏上传回一幕幕排雷尖兵勇赴雷场排除“雷患”的画面,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3次大面积排雷行动正式开始。

     云南183个村民小组有雷患

    山洪塌方山体滑坡致地雷自然移位

    这次排雷行动,是继1992年4月至1994年9月、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两次边境大扫雷,2001年9月至2008年10月边界勘界立碑清障扫雷之后,在中越边境展开的又一次排雷行动,主要是在云南省文山、红河两州的麻栗坡、富宁、马关、河口、金平、绿春县展开。

    目前,中越边境云南段有总面积7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雷区纵深跨越6个边境县的31个乡镇,183个村民小组。雷区均处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属于卡斯特地貌,多峡谷、悬崖和峭壁。垂直高差1000米以上,坡度多在40—50度,个别雷场坡度达70度。

    由于雷区降雨量大,经常发生山洪、塌方和山体滑坡,导致地雷自然移位,多层地雷相互重叠,浅层多在30—50厘米,最深处达6—8米。

     将排除50余平方公里雷区

    永久封围20余平方公里雷区

    与前两次大面积排雷和勘界排雷相比,此次排雷区域更复杂,扫除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由于雷场逐年增厚,每平方公里平均布雷多达数千枚。

    现有雷区既有中式、越式地雷,更有苏式和美式地雷。既有防步兵地雷,还有防坦克地雷。雷区还遗留有大量炮弹、手榴弹、子弹、引信等爆炸物。

    “中越边境云南段现存雷区都是前两次大面积排雷和勘界排雷遗留下来的‘硬骨头’。”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杨光跃介绍,这次排雷,他们将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取人工搜排、火箭弹爆破扫雷、扫雷弹爆破排雷、纵火毁雷、机械扫雷和机器人排雷等方法,排除5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对包含水源地在内不适宜爆破的20余平方公里雷区实施永久封围,彻底解决雷患问题。

     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排雷

    2017年底完成排雷任务

    此次有400余名官兵参与排雷,排雷部队自组建以来,已先后完成任务部署、干部骨干集训、雷区勘查、临战训练等准备工作,每名官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考核,熟练掌握了排雷的方法和技巧。

    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排雷,是这次排雷行动的一个主要特点。在麻栗坡县天保口岸某雷场,即将展开的排雷作业点坡度平缓、植被茂密,排雷官兵严阵以待,做好了排雷前的准备工作。

    “喷火枪准备!”某扫雷队队长龙泉命令一出,3支喷火枪从3个纵火点同时喷火,霎时,雷场里的杂草、荆棘变成了一片火海,地表裸露了出来。察看“纵火毁雷”的效果后,龙队长指挥一辆扫雷车缓缓驶进雷场,随着齿轮的高速运转,泥土被高高扬起,一颗颗锈迹斑斑的地雷向挖地瓜一样,被刨出了地面。

    在者阴山雷场某排雷作业点,虽然经过纵火毁雷和扫雷弹引爆开辟通道,但各式地雷和手榴弹、炮弹等爆炸物深埋在泥土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不测。

    只见“隆隆”的爆炸声响过后,参加过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一、第二次大面积排雷的队长杨育富身着防护装备,手持探雷仪,第一个进入雷场进行仔细搜排,一颗颗各式地雷被“囊中探物”一般掏取出来。沿着杨队长开辟的排雷通道,踩着他的脚印,一队队年轻的士兵陆续穿上防护装备,走进雷场,扫除“雷患”。

    昨天,云南省军区主要领导宣布,此次排雷工作将于2017年底完成。(都市时报记者 程权)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