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斌:查缉毒品就是交警的分内事
人物介绍
赵鸿斌,35岁,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曾担任派出所所长,现任云南省建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因为一双善于发现毒品的眼睛,他被民警点赞,他的名字令毒贩胆寒。
突出事迹
通过发生在辖区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赵鸿斌推断车上一定藏有毒品。湖南警方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沿线深挖,查获毒品60千克,自此,他查毒的能力以及“毒眼”的美誉传播到了省外。
越野车仓皇逃窜
他分析: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逃逸案
“赵大队长,你提供了这个线索,我们可是立了大功啊!我还要专程到云南来请你喝庆功酒呢!”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在获得上级表彰后,局领导与赵鸿斌的通话中,还不忘提及他的一份功劳。
2014年11月9日中午,建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连接两起报警:在建水主城区,一辆银色越野车撞击一辆车尾部后,连车都没有停,就往出城方向逃跑;仅过了7分钟,又是这辆车撞倒一辆摩托车,致一人死亡逃逸。
接到报警后,事故中队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最终定论为:交通肇事逃逸。同时发出协查通报,对肇事车辆进行围追堵截。大队领导随后又对案情进行分析,办案民警将卡口视频和现场勘查结果进行了回放。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逃逸案,这辆车绝对有问题,车上一定藏有毒品。”看完视频和办案民警对现场的分析报告后,赵鸿斌果断地说。
“大家看,这辆车刚从边境西双版纳来到建水,连撞两辆车不报警,反而拼命逃跑,说明驾驶员心中有鬼。”赵鸿斌进一步分析案情。
分析完案情,赵鸿斌又对案侦工作进行部署,一路通过监控视频及卡口系统,沿线追查肇事逃逸车辆;另一路对车辆信息进一步进行核实。
民警发现肇事逃逸车辆车主李某暂住开远市,系甘肃省武威市人,驾驶的车辆是刚刚过户不久的一辆二手车。李某从缅甸边境进行毒品交易后,于案发的前一天晚上到达建水,并和另一湖北安陆籍的程某同时住进了某酒店,程某驾驶的甘肃牌照的车辆也同时出现在缅甸边境。交通肇事后,李某抛下肇事车辆驾驶摩托车向中越边境方向逃窜,程某驾驶的甘肃牌照车辆则从文山进入广西向湖南方向逃遁。
赵鸿斌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很快写成专报上报县公安局。随即,县公安局又将情况反馈给上级禁毒部门。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把情况通报给湖南省公安厅。湖南警方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围堵,很快锁定嫌疑车辆,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程某,当场从其驾驶的车上查获毒品60千克、手枪一支、子弹100发。另外,根据程某的供述,警方又抓获下线3名犯罪嫌疑人,端掉了一个贩毒网络。
两名男子见了警察就跑他断言:他们都是吸毒人员
说起赵鸿斌的一双“毒眼”,那是出了名的,也让人服气,无论是运输毒品还是毒驾、套牌车、假牌照,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只要他在现场,犯罪嫌疑人一定得“栽”。
2013年5月20日12时,大队民警在建水主城区开展正常巡逻。民警车行至朝阳路时,2名男子驾驶一辆没有悬挂号牌的摩托车驶了过来。当看见巡逻警车后,车上男子忽然将车扔在路旁撒腿就跑,逃向附近的农贸市场。
难道是盗车贼?巡逻民警觉得2名男子有问题,便朝男子逃跑的方向追去。3名民警将2名男子逼进了一废弃的工厂内,很快将人控制。
当民警对2名男子进行询问时,2名男子交代因为没有驾驶证,驾驶的摩托车也没有合法手续,因此,一看见警察就想到了逃跑。
“你们为啥逃跑,自己心里最清楚,你们一定吸食了毒品。”赵鸿斌听着2名男子的供述,仔细观看两人的脸色和肢体语言,断言两名男子都是吸毒人员。
随后,把两人带回大队进行进一步询问,又对2名男子进行了尿检,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果真应了赵鸿斌的判断。面对检测结果,2名男子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吸毒、贩毒的犯罪经过。
男子普某供述自己已吸食毒品多年,并强制戒毒过,现在因染上了艾滋病,对家庭和生活失去了信心,又开始重新吸食毒品。男子黄某则称常和朋友一起玩,因为哥们儿义气吸上了毒品,还参与过多起贩卖零星毒品的犯罪事实。
“大队长,你真是神了,怎么就断定他们是吸毒人员?”办案民警向赵鸿斌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我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神,这些经验都是在禁毒大队工作那4年练出来的,我只要看见毒品就有一种感觉,就想着要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谈起交警查缉毒品,赵鸿斌并不觉得是在干分外的工作。
自3年前任交警大队大队长至今,赵鸿斌凭借一双“毒眼”,查获涉毒案件12起,帮助自己的战友判断分析发现涉毒案件7起。(人民公安报记者 罗力生 通讯员 冯小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