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收益不敌理财产品付息率 银行"入不敷出"?

10.03.2015  17:45

   编者按:今年两会上,银行业究竟是否属于弱势群体的争论可谓赚足了眼球。事实上,所谓强势也好、弱势也罢,自然都是相对而言。本报特从银行贷款定价端的悬殊表现进行展示,银行的所谓强势或弱势,其实不过是其盈利模式导致的一种注定。

  客大欺店,各行业都大致如此。

  即使是商业银行,在面对对公业务的大客户时,或许也深感在定价权上的无力。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站的数据显示,贷款基础利率(LPR)此前一直保持在5.51%,央行降息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则直接降至5.3%,并在随后几个工作日一直保持不变。

  与LPR下调几乎同样时间段(2月28日-3月6日)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显示,银行共发行3个月至6个月期理财产品20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9%;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1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79%。也就是说,就部分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而言,银行的付息率已经接近或高于银行LPR的收益率,银行的贷款更像是“赔本赚吆喝”。

  降息立竿见影

  LPR应声而落

  央行本轮宣布降息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此前一直保持在5.51%的LPR立竿见影的应声而落至5.3%。

  公开信息显示,LPR是基于报价行自主报出的最优贷款利率计算并发布的贷款市场参考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银行团现由9家商业银行组成,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LPR是金融机构对本行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由于最优质客户内部评级等级高,信用风险小,往往享受市场上最优惠的贷款利率。而对于其他客户,金融机构一般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抵质押情况在LPR的基础上进行加点。此外,参与LPR报价的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4家股份制银行都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综合实力和资产规模都在银行业处于前列,LPR报价对于同业有较强的标杆作用。

  事实上,在去年11月份央行降息后,LPR也曾下降,在降息后首个交易日下滑了20个基点,至5.56%,此后又进一步下滑至5.51%才企稳。也就是说,三个月内的两次降息,已经使得贷款基础利率已累计下滑46个基点。而降息后银行存款端的价格并没有保持相同的下滑幅度。尤其是作为银行吸收资金重要补充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是已经迫近甚至超越了LPR。

  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28日-3月6日,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共发行696款,其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2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51%;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38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9%;3个月至6个月期理财产品20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9%;6个月至12个月期理财产品7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1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79%。

  优质客户流失加速

  银行对公业务腰杆不硬

  对于银行对公业务的话语权,银行业人士意见一致,大多认为话语权在减弱。

  “在对公业务市场,大中型客户融资主要转向直接融资市场,银行在贷款定价上的谈判能力是在逐年下降的”,杨驰分析称。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对公业务相关人士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使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难度加大,许多优质大客户目前正逐渐摆脱对银行的依赖。

  除了IPO和发行普通的公司债,海外发债也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的目光。甚至曾有大型企业高管发出了“(海外发债)融资成本低得不好意思说”的感慨。

  不过,银行客户流失加速的原因其实躲不过同质化竞争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银行来说,对公业务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中所能够依仗的特色服务比较少,因此“价格战”可以说是最后的法宝。

  “对公业务其实主要是拼规模并以量补价,此外,对公业务的贷款客户综合化经营的价值比较高,因此银行才会愿意让利”,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该人士指出,“这些客户可能是银行低成本资金的来源,也可能是投行业务的大客户,这些客户的决策者以及核心人士则更可能是银行个人业务领域最青睐的高净值人群”。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