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来了“致富牛”

03.01.2017  13:04

    

云南网讯 “自从扶贫攻坚开始以后,政府按照能繁母牛每头5000元的补贴标准,帮我们入股到合作社养牛,不仅每年可分到不低于1000元的红利,母牛产仔后,牛犊出栏后还可按照协议约定进行分红。”云南祥云县沙龙镇沙龙镇白石岩村5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学品说,由于媳妇身体不好,大女儿外出打工,小儿子读初中,自己又种着两亩多田地,实在忙不过来,只得将牛交给合作社去照管。

按照国家能繁母牛每头5000元的补贴标准,祥云县沙龙镇结合当地产业扶持政策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县扶贫办争取项目资金,建设能繁母牛产业建设项目,采取由合作社垫付能繁母牛超过补贴标准部分资金等方式,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有一头能繁母牛。农户发展增收、养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牛寄养在合作社,依托喜三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采取“寄养托管”和养殖场就地务工增收双驱动,由合作社帮助养殖,产权归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母牛产仔后,牛犊出栏后还另行分红。

政府通过‘托管寄养’的方式,又是赠送牛,又是送扶术,真心诚意带领大伙脱贫致富。”沙龙镇白石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再春指着牵回家养殖的母牛乐呵呵地说,沙龙镇政府与喜三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除每年确保贫困户的最低收益外,合作社精心为贫困户寄养,并为牵回家自己养的能繁母牛购买了保险,常上门来提供饲养技术等服务,从各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子贫困户的养殖风险,保证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为实现今年退出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以及贫困户脱贫摘帽的目标,祥云县积极探索“产金互促”的扶贫新路径,在实施“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具体工作中,采取鼓励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种畜种苗补助、寄养托管的四种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增收产业。其中寄养托管模式,就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缺乏饲养场所和缺乏养殖条件的情况下,由乡镇、村和挂包干部协助,将养殖项目委托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其饲养和出售,项目(品种)的资本金,以“六个一点(上级补一点、部门拿一点、企业扶一点、挂包单位帮一点、互助金助一点、贷款贷一点)”的方式补助投入,不足部分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垫支,待获得收益时,扣除垫支费用和饲养费用后,全额将收益支付给农户。

通过采取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到祥云县喜三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能繁母牛寄养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寄养或领养方式,入股后每年可以有稳定收入,而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对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陈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