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质量效益之路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08.12.2014  12:44

为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和省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精神,助推产业发展,推动云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2月5日,省政府邀请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郎志正在昆举办了《质量发展与企业发展质量》专题讲座。全省设立了15个分会场,46个省实施品牌和质量兴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16个州(市)政府、部门领导,585家企业负责人共1821人参加了学习。会议由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罗昭斌主持。


郎志正院士从“新常态”与“三个转变”、质量和质量管理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质量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 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郎志正强调,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新常态质量发展的动力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的指示精神。质量和质量管理发展趋势必须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应注重“五个协调”,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产业结构的协调、政治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思想、文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郎志正强调,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


罗昭斌副秘书长指出,提升质量永无止境,维护质量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各州(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业要立足新起点,打好提升质量效益攻坚战,把质量工作看得更重、抓得更紧、做得更实。一是要努力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各地要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目标,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更加重视质量工作,推动要更加有力,联动要更加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二是要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要健全质量责任体系,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尤其是要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首要责任。全面推广质量安全首负责任制,坚持严字当头,注重基础和细节,向管理要质量。三是要谋划好“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各单位要依据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和省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精神,结合省实施品牌和质量兴省战略目标任务,抓紧谋划好“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制定工作。

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此次培训学习,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加了质量发展与企业发展质量知识,提升了抓好质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