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财政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初显成效
临沧市财政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于2014年9月上线运行,该系统对预算单位支出环节、支出内容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特别加强了“三公”经费等支出项目的重点监控。2015年一季度,共对市级132个预算单位发生的6548笔授权支付业务进行了全面监控,监控金额达15029万元,系统预警支付行为370笔,占授权支付总笔数的5.68%,预警金额为1677万元,占授权支付总金额的11.16%。资金监控系统的威慑、警示、纠偏、规范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一是预算单位现金支付行为明显减少。动态监控系统设置了单笔提现金额、当天累计提现金额和一年内累计提现金额等多项现金结算控制规则,加强预算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管理。一季度,市级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现支付业务2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万元,下降36.36%,系统预警提现业务共61笔,金额为206万元,财政部门审核后不予通过的48笔,金额为102.3万元。通过监控预警,有效干预大额、高频率提现行为,现金结算比例大幅下降。
二是有效促进预算单位使用公务卡结算。公务卡结算制度推行以来,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监督预算单位按照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动态监控系统上线后,通过设置禁止类“提现支付公务卡结算目录预警规则”,实时监控预算单位违规提现,不按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办理支付业务等行为。一季度,共禁止支付35笔不合规业务,金额为30万元,增强了预算单位公务活动的规范性和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公款私用,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是国库集中支付行为进一步规范。设置“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实拨资金账户转账和随意向个人账户大额转账等预警规则”,实时监控并禁止违规转账。一季度,系统预警的向个人账户转账35笔,财政审核后退回24笔,进一步规范了国库集中支付行为。同时,单位用款支付摘要填写不规范、支付摘要填写简单或与经济分类科目名称相同、现金支付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项目等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