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件用心 对读者尽心是新闻传播者的业界良心
前篇我们谈过网络文化的最主要影响者——编剧们、写手们。(详见《好的作品或出格,但绝不是低品格》)
除此以外,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网友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网络内容的传播者。大家平日里浏览的内容,除了影视作品、文图内容等,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媒介的中转发声,也就是各大中央重点网站、商业网站、微博客户端以及微信公共账号转发传播的资讯。所以我们本期的话题,特别@给广大的记者、小编们。
对事件用心、对读者尽心是新闻传播者的业界良心
【微观察】
读新闻,今天你欢乐了吗 ?
新闻信息传递,该是客观中立的,更该是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
信息传递方式,该是服务受众的,该是符合网民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
比如,日前燕郊到北京的动车开行,这样有利民生的发展当然该是“喜大普奔”的节奏,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我们一起从各家媒体做的标题上感受下他们在这一事件中的关注点和报道风格:
中规中矩型: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热烈拥护型:
《燕郊至北京开通早晚高峰动车 半小时可达民众反响热烈》
新闻范儿+口语范儿+网络语言范儿的混搭型:
《燕郊动车首发车 通勤族呼吁“再晚点儿”》
《燕郊动车早发叫好 通勤族一车难满足 晚班发车还没下班 公交挤车大战不变 赶上了开始 却赶不上这结束》
大家看了,感觉“最受欢迎奖”应该颁给谁?……有时候真心觉得,读新闻也是蛮欢乐的。
在新闻观端正的前提下,新闻传播当然还是越为读者考虑越好、越体现时代气息越好,否则就沦为了新闻也不新、新事也旧说,面目可憎、索然无味。在报道的时候,是不是为事件用心了、是不是为读者尽心了,这也是一种业界良心。
【微传播】
新闻肿么了?
然而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新闻传播思维如此活跃创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是常常会看到那种看了半天依然看不进去的“八股新闻”,不明觉厉,只好敬而远之了——但有的报道还偏偏“远”不了,于是对一些扑面而来的官本化、模式化新闻,便引起了网民的群起而攻之。
比如2015年初令人震惊的哈尔滨大火,比这样重大事故更惹人非议的,居然是当时官方新闻通稿的写作方式:连篇累牍的上级名单、领导重视,盖过了读者急切想要了解的事件本身,遗忘了该被社会记住名字的殉职英雄。这引起了一场网民的集体攻击,有网友表示惊呆了:“不到600字,用了300字讲省长省委书记市长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等九位领导的名字和他们多重视,然后用30多个字寥寥写了牺牲的消防战士,这篇幅我还以为冲进火灾现场救火的是领导而不是消防战士。一篇通稿官本位到这种地步,也是醉了。”网议纷纷批评指责这样的通稿太冷血冷酷,太空虚空洞。
指责之猛烈、言辞之激烈,作为旁观者看来,都不免令人担心通稿的写作者能否承受得住如此舆论压力。其实把责任全部归之于一个新闻记者、或者全部归咎于一个发稿单位,搁在谁身上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谁没有在最基础的新闻写作课上就学过“倒三角体(倒金字塔体)”?谁不知道要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放在首位?然而,为什么后来在实际工作中的报道,却模式化地成为了千篇一律的格式、官话套话的口吻、冷漠无情的态度?
甚至有网友还扒出了一些事故报道,讽刺性地总结出了“写事故通稿”的填空游戏:
“事发后,( )高度重视,( )作出重要批示,要求( ),不惜一切代价( )。(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 ),成立( ),迅速( ),组织( )。( )紧张有序。( )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如此格式化的写作模板,能够广泛适用、能够广而见之,这就绝不仅仅是某一人、某一机构的责任了。
问题该归结为一种陈旧的新闻传播风气,那是官本位的风气,官僚化的风气。
对每一个活生生事件的报道,都不再是针对性的创作,而固化成了可批量生产的套路,那是僵硬化的套路,是代入式的套路。
【微时代】
不怕不改,就怕比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往常官方报道中,大家早已司空见惯的套话样本,这一次却掀起了网络舆论场上的惊涛骇浪呢?——正因为沿袭旧制一向是安全无恙的、是顺理成章的,这次引发攻击的新闻通稿才照搬了旧有写作套路。但是,万万没想到,情况变了,变得这样突然而激烈。
其实也并不突然。从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正式启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多次强调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曾说要“走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精品报道来”;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一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府部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连2015年习大大的新年贺词上,都使用起了平易近人的网络语言:“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让网民们集体欢呼:“我们的习大大萌萌哒!”
就在这样接地气的话语还绕梁网络时,短短几日之后,不幸事故里的不幸新闻通稿毫无警觉地发布了,与几天前的习大大带头不说官话朴素用语、与近年来的政府作风大步伐转变、与网络上新闻传播的大幅度创新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乎,相形之下,惨不忍睹。
【微声音】
权威出马,不等于权力至尊
哈尔滨大火官方通稿令人不满之后,各大媒体都从不同角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这些,显然与读者更合拍:
《哈尔滨5名消防员之死:救火过程受行政命令干扰》
《哈尔滨火灾5名烈士追悼会举行 市民夹道护灵车》
《遇难消防员抚恤金200万 火灾无情如何脱险?》
……
在这些报道的维度中,有对现场实况的了解、有对后续全面的跟踪、有对事故问题的反思、有对英灵善待的告慰、有对预防灾情的知识……我们不仅在读那一天的实况,我们还在读后来的情况以及如何避免未来的惨况。
事件发生,新闻传播者的感触是什么?除了想着完成任务,是否还抱有更深的情怀?
在整体新闻行业随政策导向、随时代需求而转变文风、转变思想意识的大局之下,具体到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人文情怀培养与综合文化素养。
保持客观,不等于保持冷漠;
态度中立,不等于态度潦草;
行文有板,不等于行文刻板;
崇尚权威,不等于崇拜权力。
真正权威的,是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代表性、反思性;
真正客观的,是在基本论断上的价值取向;
真正深刻的,是新闻眼光和情怀聚焦;
真正人道的,是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报道的用意是为了促进社会正能量而不是造成社会破坏力。
【微国学】
史官精神,董狐直笔
在国学里,有一种“史官精神”,类似于今天新闻传播中对于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
所谓史官精神,源自先秦时一些秉笔直书、死而后已的史家,他们为记录朝政发生的真实情况,不畏强权、不惧高官,宁愿牺牲性命也必要字字求真、句句无欺,这种据理实记、据事直书的精神,就被称为史官精神,也被叫做“董狐直笔”。
最著名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身上。崔杼当国秉政,权势滔天,后因种种原因,杀掉了国君齐庄公。齐国的太史伯因而据实记载“崔杼弑其君”,这惹得崔杼怒而杀之。当时的史官是家族世袭的,于是太史仲接替哥哥的史官位置,依然提笔写“崔杼弑其君”,恼羞成怒的崔杼又杀掉太史仲。然后太史叔又继续两位哥哥未完的事业,写道“崔杼弑其君”,同样被骄横跋扈的崔杼杀掉。没想到接下来的太史季接位,依然坦荡无惧地在史书上写下“崔杼弑其君”。这样的刚正与风骨,让杀人成性的崔杼都没了脾气,只好就此作罢。谁知此时,另一位史官南史氏,以为此前太史一家都被崔杼杀掉了,就执竹简前来,想要继续史官应有的品格,坚持记录“崔杼弑其君”,直到听闻太史季已然这样记载了,才满意而归。
直陈其事,视死如归,不畏强暴,坚持真相,这就是中国文化里的史官精神。
而另一位代表性人物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史,他也是坚持如实记载杀掉国君晋灵公的执政大臣赵盾,即使赵盾不满,也仍然写作“赵盾弑其君”,坚持己见,坚守职业精神。
董狐直笔,这种做法让后来的孔子倍加推崇他,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
这就是曾闪耀在国学里那可歌可泣的史官精神。这些心怀正义的史官,或许在遣词用字上都计较得很迂腐,但是他们至死不改自己的信念,事传后世以真相,正大光明于己心。
【威力量】
少一些无效传播
新闻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相当于是我们当今时代的历史记录者,一词一句、一文一图,都将在未来刻成历史,都将在今天留下情怀。
一言不合就要人头落地的残酷威胁早已经过去,史官精神的古今传承该不至于成为绝唱。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能在以后的官方发布上,看到更多不媚于上、不欺于下的传播内容?是不是能在网络传播中,读到更多鲜活生动、栩栩如生的人性化表达?
@网络内容传播者,2015年,期待网上少一些无效传播、少一些无意识印随,期待传播更务实、更人性。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