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民间抢高铁”多点理解
近年来,围绕高铁走线、设站而展开的“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新华社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探究“争路运动”背后的地方“高铁政治经济学”,发现一些地方广泛调动各种人脉资源,推动调整高铁规划。在湖南邵阳,甚至出现许多人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1月27日 《羊城晚报》)
某门户网站在这一新闻后面,设置了“你怎么看湖南邵阳民众的做法”的调查,三个选项分别是“支持、不支持、不好说”。看似“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对于这一现象,连门户网站也有些不解,感到这是一个话题。
丘吉尔有句名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自古以来,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变,不少地方历经繁荣和沉寂等种种变迁。拿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来说,得益于舟楫之便,在历史上数度繁华,在西汉、隋唐等六个历史时期,都是中国人口规模前十的繁华城市。但从“运河时代”走向“铁路时代”后,扬州失去了交通优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发展步伐。事实一再证明,交通兴则城市兴。如此,也难怪在这个梦想开花的时代,有些城市喊出了“城市梦首要就是高铁梦”。
有人可能会讲,发展是多种要素的集合,高铁来到了家门口,也不代表就一定坐上发展高铁。的确如此。可问题的关键是,明明知道交通很重要、高铁很主流,你能容忍自己错过机遇吗?而且,当你看到其他城市有了,交通差距不减反增,你能心平气和地安坐板凳吗?更重要的是,高铁投资基本来自上面,自己无需承担太多。同样在纳税,别人享受红利,自己只能付出,你能安静地做你的君子吗?
基于这样的情理,应该相信,城市梦首要就是高铁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相信,在一个没有高铁的城市,市民对高铁有着朴素而且强烈的要求;应该相信,城市决策者的高铁梦,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市负责的表现。对于很多城市来说,高铁机遇只有一次,一旦错过,终身遗憾。不排除有些决策者想通过高铁建设,给自己留下一笔“政治遗产”,但这么做毕竟符合城市利益,确是民心所向,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不要孤立地看“争路运动”,它的出现说明人们对交通现状严重不满,这是交通弱势地区对经济地理重塑的集中性诉求。这也对高铁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铁梦也是公平梦发展梦,请对“民间抢高铁”多点理解。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