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爆炸性增长 每年民众损失超百亿元

27.10.2014  20:33

     编者按: 虽然公安等部门不断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通讯信息诈骗却陷入“打不胜打、越打越多”的尴尬,当前信息诈骗手法翻新速度加快,发案数量急剧增加,范围覆盖全国,数百万、上千万甚至数千万元的大案屡有发生,诈骗数额屡攀新高。而若干诈骗团伙则呈现集团化、专业化操作模式。《经济参考报》今日推出关注电信诈骗上、下篇,以透视电信诈骗现状,揭秘诈骗团伙犯罪利益链。

    “平时也听过一些案例,了解过诈骗犯罪的方式,但当时就好像吃了‘迷魂药’,被骗得团团转。”年近70岁的夏继红说,被骗之后心里很难过、很失落,特别后悔自己没多个心眼儿。

    今年4月,居住在广东省中山市的夏继红被通讯信息诈骗骗走了存折上的9000元钱。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她心有余悸地说:“骗子太厉害了,如果那张存折有9万元,我当时也肯定全部汇给人家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从最初的中奖、房租汇款,到网银升级、邮包藏毒、退税补贴,再到冒充公检法人员、冒充税务人员、伪造网上通缉令,通讯信息诈骗类型已扩展到数十种,并且从过去“乱枪打鸟、漫天撒网”向“锁定信息、精准下套”转变,骗术不断翻新,欺骗性更大,靶向性更强。

     发案数量年均增七成以上

    虽然公安等部门不断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通讯信息诈骗却陷入“打不胜打、越打越多”的尴尬,发案急剧增加,蔓延祸害全国。

    现在每次回想起被骗的过程,50岁的朱婷芳还是会陷入深深自责之中,她说:“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当时怎么那么傻!越想越后悔,睡不着觉,每天都很焦虑。

    去年8月中旬,上海居民朱婷芳遭遇犯罪分子通过Q Q实施的通讯信息诈骗,骗子盗用她在国外留学的儿子的Q Q号,骗走了原本留作学费的20多万元积蓄。

    朱婷芳说,她家是工薪阶层,发现被骗后,整个人都懵了。为了让儿子完成学业,夫妻俩不得不四处借钱,沉重的负担使得他们经常吵架,家里生气全无,几乎到了离婚边缘。

    记者在内蒙古的赤峰市、通辽市采访了解到,2013年以来,当地出现大量以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名义诈骗农民钱财的案件,诈骗金额在几百元至数万元不等。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先以非法渠道获取购置农机的农民个人信息,再冒充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向农民拨打诈骗电话,声称要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然后以银行账户号码有误等借口诱骗受害者将钱转到犯罪嫌疑人账户中。

    59岁的赤峰市喀喇沁旗农民钱富贵就这样被骗走了近3万元。他说,自己一辈子老实巴交,接到电话的时候根本没多想,等到发现卡里的钱没了才知道被骗了,“接了那个电话,我可真是悔青了肠子,哪能知道他是骗子呢?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深入上海、天津等多地采访发现,通讯信息诈骗发案居高不下。有着20年从警经历、近年来始终调研推动通讯信息诈骗治理的陈伟才说,从公安部了解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通讯信息诈骗分别发案10万起、17万起、30万起,年均增长70%以上。近三年来,每年通讯信息诈骗发案约20多万起。

    多地警方表示,如果算上百姓受骗未报的案件以及诈骗未遂的案件,发案量与损失价值至少翻一番。

编辑:实习编辑李平富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