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充电宝乱象:“无标识”买不得更拆不得

07.01.2016  09:43

在机场过安检,无标示的充电宝被安检人员拦在了安检通道,可充电宝的女主人为了证明电池容量符合机场规定,却自行拆卸导致充电宝内部线路短路并冒烟、自燃。幸好安检人员用便携式灭火器扑救及时,没有伤人和引发更大的危险。前天上午发生在昆明长水机场的插曲,让我们把目光又集中到了充电宝这个许多人会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身上。

记者调查

在售充电宝大容量居多

昨天,记者查询了多个电商网站,发现充电宝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50元~200元之间的最受欢迎。在一个购物网站,一款充电宝的月销量高达十几万件,包邮价格89元~99元。有的卖家为突出自家充电宝安全,表示为购买该品牌充电宝的顾客每人每笔承保额50万元。

记者随后又来到昆明百汇商场附近,走访多家手机配件商店,销售的充电宝品牌有10余个,价格也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多数电容量超过10000mAH(毫安时)。一家商店的店主拿出了一个充电宝,称容量是20000mAH以上,并说苹果手机可以充四五次。会发生爆炸吗?店主说,充电宝起火、爆炸大多数是操作有问题,一般都不会爆炸的。

一位卖家说,市面上充电宝外壳有塑料和金属两种,塑料外壳占八成,电芯如果起火,塑料外壳肯定不能阻燃。在另一家店铺里,店老板告诉记者,金属外壳的充电宝更耐摔打,也耐热一些,但是如果电路板短路,很容易就能烧起来。采访中,经营充电宝多年的王老板说,一些劣质充电宝为节约成本采用了劣质电芯,再加上安全保护设置不够,在特定的情况下,电源放热严重,电芯内部异常膨胀时得不到有效的安全控制保护,就会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