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观念引投资 委员为解决昆明城市内涝问题建言献策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红亮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隐藏着大量问题,城市内涝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逢雨必涝”困扰着百姓和城市管理者。近年来,昆明市频现“水浸街道”现象,甚至瞬间内涝。每逢暴雨,城区易淹水点多路段被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值得思考。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在2016昆明市“两会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建议,学习法国、挪威等国外先进经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法国下水道体系庞杂,但仍保持较好排水缓解,甚至成为巴黎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关键在于日常维护制度化、巡查工作常态化,进行网络化管理。挪威则排水与蓄水病种,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建议,昆明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可以考虑修建渗透性路面,将地标径流尽可能渗透到地下,避免城市道路硬化,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种植绿化带增加透水层,疏通恢复城市河流水系,增加储水容量,建设储水调节池。
另外,借鉴美国制定的防城市内涝法律规定,通过法律手段监管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昆明市可以按照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一协调、各自配合的要求,进口出台城市防洪排涝实施办法,并提高相应法律级别,为城市排水官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改变城市管理观念 科学规划提高排涝能力
“先地下再地上,先把地下管网建设搞好,再进行地上建设。”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认为,昆明要转变城市建设观念,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彻底消除隐患。建议制定科学的城市排涝标准,使城市建设在科学指导下进行。
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指出,城市建设要服从城市规划,不要让规划跟着项目走,先规划、再建设,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排水系统的建设要提上议事日程,处理好城市排水与自然地理环境排水的关系问题,尽量利用好自然地理环境排水,再考虑城市管网排水。要把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强化雨污分流,做到规划和工程建设相吻合,达到预期效果。
改变单一投资渠道 吸引民间资本快速进入
排水管网设施的建设资金长期以来依靠国家单一的投资渠道解决,除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外,应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理顺收费渠道,使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的建设资金、运行及养护维修费有固定的资金渠道。
同时,建议大胆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并给予合理回报。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进一步说明道,“可以采取类似于公路建设的开发模式,即以一定时期的收费权为标的,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地下管网,约定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其可以向居民征收排水费用兵负责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营。”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强化防治内涝管理联动机制
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建议,在发生城市危害后,要有应急预案,把着力点放在日常综合预防管理体系的建设上,建立“条、块、点”相结合的全覆盖的应急管理网络。比如,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向居民发送相关信息,建议居民减少出行或注意相关区域的安全。
还可以建设完善“数字城管”,强化防治内涝管理联动机制,具体是将城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配备一名路面巡查员,其任务是在单元格内移动检查。当排水管网出现问题时,巡查员进行拍照,或者市民参与随手拍,在第一时间将照片上传至平台,经核实并锁定相应责任维护单位,由其抢修或限期整改。
更新排水管网管理模式 “一城一头一网”受推崇
台盟昆明市总支部认为,针对昆明的内涝问题,政府重拳出击,解决了部分地段的淹积水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从根本上系统上解决整个城市的内涝问题,治标未治本,收效并不甚明显。
中国农工民主党昆明市委员会建议,整理分析现状资料,特别是重点统计以往老旧排水管网设施,汇总绘制统一的现状管线图,便于管理。同时,计算分析现状管渠,提出分期改造的实施方案,将不同时期铺设的管线纳入到新的统一排水系统中,对新的雨污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协调雨水、污水、排洪、灌溉、湖面景区,使之形成有机整体,降低工程费用。
对于以往昆明市部分排水管网“多头管理”的现状,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就实现昆明排水“一城一头一网”的管理模式达成共识,即建立一个以市为主,以区为辅的管理体制来统领昆明的排水问题,又一个专业的公司统一管理整个城市的排水管网,让资金用在刀刃上。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