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临沧大地

16.02.2015  11:46

——在省委中心组第二次集中学习会上的发言


作者: 李小平   来源: 临沧日报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15-2-15 8:59:12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    李小平

(2015年2月9日)

 

1月19日以来,临沧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一直沉浸在欢乐和喜庆之中。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我们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和地震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深情厚谊,深入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让各族人民的心里温暖如春。总书记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求云南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将边疆各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提升到全新的境界,极大地鼓舞了云南各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和斗志。省委在前一阶段深入学习贯彻的基础上,以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形式专题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省委对云南发展工作的重要安排,是省委在新常态下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云南干部的再武装、再教育。听了省委李纪恒书记的学习动员讲话和各位领导的发言,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今年1月7日至9日,省委李纪恒书记到临沧视察调研,顶风冒雨、日夜兼程深入佤山农家、边境口岸、企业车间、江边河谷、田间地头,查实情、看变化,嘱咐我们要在发展绿色经济和对外开放上有更大作为,在民族团结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更大突破,认真做好沿边开放这篇大文章,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沿边开放的高地和招商引资的洼地。这些重要指示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契合、完全一致,是我市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总指导。

总书记对云南发展定位高瞻远瞩,对云南发展寄予厚望、充满期待。临沧作为滇西南的绿色宝地,在新常态下加快跨越发展独具特色、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们将把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关怀支持切实转化为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力量源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把临沧建设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先行者,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作出积极努力。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一、以“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争做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是一家人,一家人要共同建设好两个家园,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精神家园和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现实生活家园。临沧世代生息繁衍着汉、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7%,各民族共同形成一个大家庭,做好民族工作始终是事关临沧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各族人民福祉的大事。临沧曾经有班洪抗英、班老回归、孟定抗日、修建滇缅铁路等可歌可泣的各民族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唱响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坚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是我们的任务”,“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对于临沧这样一个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大市,做好民族工作关键是要办好农村农民的事,要立足临沧特色,坚持城乡、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突出房、村、镇、城同步提升,以“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和活动场所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农村改革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发展致富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多年努力,临沧已累计完成2200个旧村、27.3万户旧房改造,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6.2%;实现4个建制村、15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累计完成18个建制村、104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启动了“千户村”建设21个,完成美丽村庄提升110个,评选出全市首批十佳“最美乡村”。“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正在成为临沧大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正在成为临沧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云南现象”在临沧绽放新的异彩。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推进会在临沧圆满召开。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坚定不移地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落伍,始终明确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持之以恒地以“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协调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让示范工程看得见、摸得着、得民心。要着眼于扶贫工作任务艰巨的市情(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有2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8%),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以改革为动力,保持奋力拼搏、实干创新的工作状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以整乡推进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同步推进片区开发与精准扶贫两大战略,积极总结推广腾龙经验和南美美丽家园建设、整乡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三合一”精准扶贫模式,认真践行“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掉队”的庄严承诺,努力促进特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切实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市各级党组织将牢牢把握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权,率领全市各族人民手拉手,共同追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以“森林临沧”建设、“洁净临沧”行动为抓手,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加绿色植被面积是生态建设的基础,环境保护重在污染治理。临沧最大的自然优势是绿色生态,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宝库”、“天然花园”之美誉,森林覆盖率已达66.5%,是云南生态较好的州市之一,已经进入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第一阵营,被誉为地球上天然舒适、休养生息的最佳美丽家园,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生态是最好的竞争力,也是最好的生产力。森林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自然美生态美的核心,是重要的绿色经济体,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绿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承载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化、进步,总是离不开森林的呵护与支撑。3000年前,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50%,创造了繁荣昌盛的中华古文明。但由于对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流域内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风蚀沙化,黄河文明逐渐衰退了。

临沧97.5%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山区、半山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森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又是重要的绿色经济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双重考量中,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建设高山水循环系统,念好“山水经”,做活“林文章”,是临沧彰显发展特色、成就“大美临沧”、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立足临沧实际,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做好“水文章”,以创建国际宜居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城镇、村庄、城市面山、公路沿线、河流、库区周围为重点,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建设等重要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经济林、生态林和景观林建设,持续强化推进“森林临沧”建设,努力实现道路林荫化、河流林荫化、村庄林荫化、城镇森林化,确保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以上,公路绿化率达35%以上。将通过建设澜沧江600里高峡平湖水生态工程和沿岸生态产业,建设南汀河流域500里生态长廊和生态产业示范带,以及建设高山水循环系统,把临沧境内1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变成遍地水风景。我们将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洁净临沧”行动,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洁净之城;将以洁净家园、洁净田园、洁净水源、洁净河流、洁净道路为抓手,切实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通过全面推进城镇提升工程、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畜禽粪便处置工程、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清洁厕所工程、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工程、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十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户有垃圾存放桶、村有垃圾收集池、乡(镇)有垃圾中转(处理)站、县城有垃圾处理场,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无乱摆乱停,把临沧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先行者。

三、以国家级边合区建设为抓手,努力把临沧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

习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强调指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大通道,云南要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1月7日至9日,省委李纪恒书记在临沧调研时指出,临沧的优势在边,出路也在边,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经略周边和一系列战略,规划建设提高通关、运输、贸易等便利化水平,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成为沿边开放的高地和招商引资的洼地,并作出了“在新常态下做好沿边开放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临沧拥有290多公里边境线,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边民互市通道,从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至缅甸皎漂港距离不到1000公里,是中国内陆直达印度洋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内陆“黄金口岸”,是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前沿窗口,在国家实施“桥头堡”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扩大沿边开放,是临沧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纪恒书记视察临沧重要指示精神,对临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为临沧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临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李纪恒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上来,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怎么办上下功夫求突破抓落实,加快推进清水河口岸经贸城和口岸迁址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通关便利化,争取清水河口岸尽快与缅方实现对等开放和持护照通行,推动南伞口岸、永和口岸尽快升格为国家级一类口岸,提高沿边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努力实现人员、物资、货币流动流通顺畅,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努力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先走一步,在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中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收获,奋力做好沿边开放这篇大文章,彰显临沧在全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更加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四、以“五网”建设为抓手,加快临沧综合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基础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指出,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省委李纪恒书记在临沧调研时指出,交通不但是基础设施,还是基础产业、基础经济,一业带百业,交通问题不解决,哪怕资源再丰富,也是最落后的地方。临沧之所以落后,根本的问题就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落后,不搞大交通、不搞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搞“五网”齐头并进,我们不但难以跨越甚至会更加落后。目前,临沧没有一寸铁路和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了制约临沧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的最大瓶颈。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纪恒书记加快“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大理至临沧铁路、玉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力推进云凤一体化、临博一体化和耿孟一体化发展,加快耿马—孟定、临翔—博尚2条快捷通道建设;推进龙镇桥至南伞、孟定至立新、勐省至小黑江桥沿边二级公路建设;抓好临翔—孟定高速公路、大理—临沧—普洱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临沧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沧源得龙民用机场建设,扎实推进孟定机场,永德、凤庆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农田水利、能源、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有效支撑大美临沧建设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五、以做强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环境污染不是大美临沧,贫穷落后更不是大美临沧。真正的大美临沧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天地人的高度和谐。而要实现和谐之美,必须要摒弃过度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目前,我市累计建成“万元山”80万亩、“万元田”15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化基地1974.8万亩(农民人均10亩以上)。其中,甘蔗、坚果种植面积、产量均为全省第一;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均为全省第二;茶叶的种植面积全省第二,产量跃升为全省第一;咖啡种植面积跃居全省第二;橡胶种植面积、产量均为全省第三;烤烟跃进全国14个大烟区行列。

我们将紧紧围绕做强咖啡、坚果、核桃、茶叶、甘蔗等传统优势生物产业,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新型合作组织为载体,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以“核桃+魔芋”、“核桃+茶叶”、“坚果+咖啡”为主的“万元山”工程,以大棚石斛、“水稻+马铃薯”、“烤烟+油菜”、“水稻+养鱼”、应季蔬菜、亚热带水果、水产养殖等为主的“万元田”工程,加快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化、品牌化、基地化、规模化,着力打造好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具有临沧特色的生物产业品牌,努力形成高寒冷凉山区和低热河谷坝区两个立体经济带,打造南北两个百亿元经济圈。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绿色加工业和生物医药业,合理开发地方中小水电,加快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绿色转型,突出轻型装备制造和轻纺等产业。大力实施“文化名市、旅游富市”战略,加快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旅游业、旅游商品加工制造业、康体休闲与健康服务业等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全方位打造城市品牌,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我们将持之以恒走好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以绿色科技、生态法则、文化内涵为核心,依托“一产”,通过绿色招商、特色招商,打造龙头企业,创造“接二连三”的连锁放大效应,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带动市场、仓储、物流、金融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立足“二产”,创造“以二生三”的产业衍生效应,促进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工业和流通领域延伸,积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文化产业园,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的生态文化产业园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力争每个建制村范围内建设一个生态文化产业园,形成“龙头企业+产业+农民”的新型农村发展综合体,大力提升庄园经济发展水平和“美丽家园”建设水平。将以澜沧江流域600里水路沿线生态综合建设开发、南汀河流域500里生态产业带建设以及边境一线600里生态边关建设和森林经济建设为重点骨架,在城乡森林化、工业绿色化和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抓实招商引资工作促发展。

六、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于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我们一定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深入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契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三严三实” 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全力以赴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始终让全市广大干部牢记“三严三实”,认真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实际行动把忠诚干净担当写在临沧大地上,努力成为扎根临沧边疆,让党放心、让临沧各族人民满意的好干部。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在严和实上下功夫,少谈看法多谈做法,少当理论家多当实干家,用发展说话、用行动说话、用担当说话。坚持到一线办实事,多到项目建设一线去、多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高举反腐利剑,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

下步,将以参加这次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和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省委的部署和李纪恒书记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切实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到云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以“三严三实”要求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尽责履职,以一份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总书记对我们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关怀和厚爱。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临沧市 发布人:w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