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西盟:驶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搬新房子过好日子

21.11.2016  20:41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西盟佤族自治县以“精准扶贫、精准安居”为突破,紧紧围绕“让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住上好房子、培植新产业,过上好日子”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坚持“整族帮扶、整县推进、整体脱贫”的工作思路,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为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搬进好房子 实现安居梦

  立冬后的第一场雨不期而至。迎着瓢泼大雨,车辆行进在崎岖的山路间。

  西盟县中课镇党委书记罗忠强不免有些担心起来,现在正是群众建房收尾的关键时期,遇上大雨,工程进度又要被耽误了。

  在中课村六组,岩吹的媳妇叶青正在收拾房间,隔壁即将竣工的新居与破旧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再过些日子我们就可以搬进新房子住了。”叶青高兴得合不拢嘴,“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新房子。”中课镇中课村六组是一个佤族聚居村寨,按照“整组搬迁、整体推进、整体脱贫”的思路,中课镇启动了佤山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村里安居房已连片而起。目前,99户易地搬迁户建房已全部竣工,待陆续装修完成,年底前便能入住。

  岩吹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西盟县自实施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以来的一个缩影。

  去年,西盟县把安居工程作为扶贫的切入点,全力推进。目标为在2016年底前完成覆盖12846户41368人、涉及7个乡镇35个行政村的全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在政府配套资金的扶持下,村民通过优惠贷款加自筹资金的方式建设安居房。“项目最初启动时,资金短缺成为群众建房的一大障碍。” 西盟县副县长王童介绍,西盟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差,底子薄,自我发展能力弱。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认为,祖祖辈辈都住惯老房子了,虽然大数上政府有补助,但自家没多少钱,不想借钱盖新房子。

  家住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八组的岩昆最初也很犹豫,“但是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我还是想拼一拼。”这位32岁的佤族汉子告诉记者,盖新房差不多花了15万元,除政府补贴4万元,各种项目整合资金4万元外,他自筹了2万元,并向银行贷款5万元。

  岩昆家种了20亩的甘蔗、蔬菜,家里还养一些猪和鸡,年毛收入大约3万元。对于所欠贷款,坐在新房子的客厅里,岩昆表示现在还有政府在产业方面的扶持,还款有底气。

   培植新产业 鼓起钱袋子

  脱贫之道在于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实现增收。“在解决群众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党委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在产业发展上广开思路,在群众致富上狠下工夫,尽早实现脱贫目标。”县长曹鸿迎说道。

  目前,西盟县正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养殖经营模式,做好冬瓜猪产品深加工;组建佤山高峰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初步达成肉牛养殖合作协议,引导村集体和群众将项目扶持的圈舍、牲畜等以股本金的方式入股,通过资产股权化的方式,更有效保障财产收益权;推行土地流转,让会种植的扩大种植面积,会养殖的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大户带农户发展经营,增加群众收入。

  西盟县巩固橡胶、茶叶、甘蔗、咖啡种植面积,同时大力推进林下资源开发,发展林下生物药业种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种植砂仁、刺竹、草果、石斛、灵芝、天麻共计16457亩。充分利用西盟雨水充沛的气候优势,按照河谷地区做优、山区做特的思路,做足秋冬季农业开发,做好米荞、冬玉米、冬马铃薯、冬早蔬菜的种植。

  “西盟是一个直过民族县,地方之间发展差距大。很多经验不实用。我们只能消化一些新的理念,同时探索创新出适合西盟发展的新路子。”王童说道。新的探索激发出新动能,目前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了河谷橡胶绿、台地甘蔗壮、半山茶飘香、山顶树茂密、林下增收入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佤部落勐梭龙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其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和龙摩爷圣地、祈雨洼等景观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曹鸿迎介绍,全县在巩固提升现有旅游资源的同时,努力盘活资源,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植入到乡村旅游中,通过培植乡村旅游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优质的资源让西盟先后荣获“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十佳”“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称号,接待国内外游客166.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7亿元。

   过上好日子 同步奔小康

  在西盟,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是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思想。当地政府提出“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工程建设目标,让勤劳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在这里落地生根,逐渐增强。

  “毛胡子”王乔有在西盟县勐梭镇秧洛村的佤山上小有名气,从上世纪70年代随部队来到佤山,他就没有离开过。

  “当年他们刀耕火种、能歌善舞,用盐巴辣椒拌饭吃,男女老少赤着脚走在山路上,主要以打猎、采野菜过生活。” 坐在自己创办的“佤王”庄园里,63岁的老王讲述着对佤山最初的印象。

  山高路远、偏僻闭塞,生存条件艰苦,贫困一直伴随着山村佤族同胞们的生活。“我老家在石屏县,那时回趟家,来回要走20多天。现在路好走了,早上出发,下午就可以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吃烧豆腐了。路通了心也就通了,村子富裕了,社会更和谐了。

  在佤山生活了40年,老王见证了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在经历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直过民族”一朝换新颜的变革。

  在老王的眼中,党委、政府组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阿佤人民正一步步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脱贫攻坚战让佤山有了驶上脱贫致富快车道的机遇,阿佤人民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为加快群众增收,党委、政府通过技能培训,组织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发展绿色经济。去年全县外出务工10726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6.64%。”曹鸿迎介绍,外出打工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也将现代文明带进了这个大山深处的直过民族,使得他们的整体素质、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实施安居工程建设,人畜分离,厨卫入室,提升生活质量,过去“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变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民族生态旅游业,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做实做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今天的阿佤人民“一夜之间跨越千年”过上了好日子,再次谱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曲。

勐梭龙潭的龙摩爷圣地

   图片故事

   勐梭龙潭

  龙摩爷圣地是佤族“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崇拜的体现,这里是供奉牛头,祭拜神灵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成千的牛头挂满山崖的壮观场面。原始古朴的牛头桩群落、有佤族祭祀朝拜台,还有神秘的人头桩。“龙摩爷”是佤语的音译,“龙摩爷”意为“众神灵聚集的地方”,即人们向“众神灵”祈福求安的圣灵之地。阿佤人认为所有具有生命的一切动植物,当生命结束、终止之后,它的“灵魂”并没有立刻“上天堂”,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寄托在“龙摩”这一圣地。

  勐梭龙潭位于西盟县城南侧,包含着荷塘、湿地、龙摩爷圣地、圣水、蟒蛇谷、盘须岩、祈雨洼、猴子崖、仙石凹等20余处人文内涵丰富、景观优美的景点。茂密的热带雨林,孪根倒挂的千年古树,把清澈文静的勐梭龙潭拥入怀中,没有过多的人工雕凿,是大自然的造化。2006年,勐梭龙潭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而离勐梭龙潭不远的西盟县城,则以全国最大佤族风格建筑群而受到游客的关注。县城的建筑以佤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为原型,以阿佤文化元素为题材,把传统文化“基因”提炼移植到现代建筑上,使每幢建筑都能成为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现今,西盟县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省、市打造普洱“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有利契机,正倾力打造“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现场直击

   佤村奔向幸福路

  坐在宽敞的客厅里,佤族小伙岩昆正盘算着即将到来的甘蔗收获。11月的佤山,刚刚下过一场雨,已经入住新居的岩昆一家再也不用担心屋子漏雨了。岩昆住在西盟县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八组,走进这个群山环抱的灵秀村庄,只见柏油路面宽敞平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黄色佤族落地房十分醒目。

  秧洛村是一个佤族聚居的“直过区”贫困村落。以前,村民居住的是吊脚木楼加茅草屋顶,牲畜随处放养,木屋破旧,生活环境特别差。去年6月,博航八组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通过政府补贴加上自筹的方式,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具有佤族特色的安居房,厨房卫生间入户、雨污分流、人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池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为使安居工程建设发挥出最大扶贫成效,西盟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帮助贫困村民建设美好家园。

  易地扶贫搬迁启动伊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岩昆和村里的年轻人组成了宣传工作队,拿着《致勐梭镇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房工程建设建房群众的一封信》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岩昆和党员岩东等带头让出宅基地、菜园地,留够公共部分,留足农户宅基地,带头与施工队签订建房协议,在新一届村委换届选举中,岩昆被乡亲们选举为全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更让他高兴的是,自己顺利地成为预备党员。

  现在,博航八组洋溢着“拼搏启航建小康,歌声回荡阿佤山”的新景象。

   打造美丽度假村

  精准扶贫不仅要帮一把、更要送一程,安居还需要乐业。按照建设“直过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的缩影,展示佤族文化的窗口,体验乡村旅游的精品,打造美丽宜居村寨的典型,博航十组立足自然环境、浓郁的佤族风情,探索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将原本贫穷落后的佤村建成了独具佤族特色的“度假区”。

  地处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上的交通要道,坐拥“西盟第一门户”的区位优势,博航十组的产业扶持按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试点村”的发展定位,民居设计以传统佤族民居风格为主调,沿用传统的杆栏式建筑结构充分挖掘民风民俗,合理布局旅游设施,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发挥乡村旅游的功能,把博航十组打造成为游客心驰神往、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博航十组还着力佤族特色餐饮开发,引进培育了“佤王庄园”等一批特色农家乐,推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此外尝试利用“乡村淘宝”项目,以电子商务的形式,把农特产品销往各地,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博航十组注重保留发扬佤山独特的信仰和生活特色,并将之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项目。2013年,博航十组被评为“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2014年,博航十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07元,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26万元,即人均增收1625元,户均增收6190元。

   精准发力为致富

  老祖母叶王坐在床上,看着重孙子在屋里跑来跑去。叶王是佤族,今年已90多岁高龄,身体还算硬朗,闲不住的她还经常干些轻松的活计贴补家用。现在全家住的石棉瓦房建于6年前,屋顶和屋墙都是石棉瓦板拼接而成的,四面透风,就在咫尺之外,一栋崭新的安居房已快完工,这是叶王最期待的事,如果年底能搬进去,她也将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中课村六组聚居着99户佤族乡亲,依山而居,耕地面积有限,全村303人拥有耕地面积433亩,人均常用耕地面积1.15亩。通过实施整组易地扶贫搬迁,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居,发展产业让农户增加收入,解决乡亲们后顾之忧。随着安居建设的推进,产业跟进扶贫增收的目的,就是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避免因搬迁而返贫。

  甘蔗是村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收入来源,县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村里的特点,摸清情况、讲清政策、算清细账,精准扶贫确定以甘蔗为主、砂仁为辅的种植产业,重点扶持生猪、家禽和水产养殖,在沿线、路边、房边种植经济林果,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产值效益最大化。

  政策保障及时跟进,保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严格落实甘蔗肥料、价格补贴政策,生猪、母猪补贴政策等精准扶贫政策。解决村民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增加收入首先要增强农户脱贫致富的本领,向科技要增收,向勤劳要致富。村里一方面加强蔬菜、甘蔗种植及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种养技术;一方面采取合作社的形式,让养殖大户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集约化养殖帮带贫困户提高经济收益。

   采访手记

   阿佤山的福音

   体义

  一首热烈欢快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广为流传,数十年来经久不衰。然而知晓这首歌,未必熟识此地的昨天和今天,因为偏远贫困,西盟佤乡一直远离人们的视线。

  20余年前,我首次到西盟采访的情景和印象,常常会在脑海中浮现:沿着坑坑洼洼的山乡公路颠簸而行,有些路段车子老是朝着深沟险壑倾斜,紧张得让人闭眼。县城像个普通小镇,住在县政府招待所的大通间客房内,电灯泡时明时暗根本写不了稿子。到岳宋乡采访,吃饭是在乡长家里简单将就的,乡里困难得连办公室的墨水都是私人掏钱买,记得临别时,我们把身上带的钱都捐给他们聊作办公之用。

  当年的乡长魏艺红,如今已是普洱市委的领导,她希望我一定再去看看,说近几年西盟的变化太大了。

  这次去西盟,首先关注的是全县正在大张旗鼓展开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无论是在勐梭镇还是中课镇,我们惊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佤族同胞告别破旧的吊脚楼,搬进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小别墅式新居。在勐梭镇秧洛村博航8组,异地搬迁的46户人家全部建起了100平米的新楼房。年轻的小组长岩昆兴奋不已:“没有共产党,佤族人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县里的同志介绍说,这个小伙子过去不爱说话,现在越来越能干、越来越自信了。来到由上海杨浦区帮扶的博航10组,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漂亮的佤族原生态旅游特色村落建设示范点,前来参观考察和游览的人逐年增多。

  记忆中的西盟老县城完全不复存在,经过全新规划和改造的花园式新县城,与附近的佤山秘境旅游景区浑然一体,到处凸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宁静神秘之中蕴含着强劲的生机。随着正在加紧建设的澜沧机场、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工,魅力西盟必将引来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佤山信奉牛头祭祀,声声木鼓韵味深长,置身其中感慨良多。民族同胞的安乐幸福之梦,只有在今天才真正变为现实。为此,我们再度送上热诚的祝福,为佤山,为西盟。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 徐体义 王廷尧 李汉勇 胡梅君 陈飞 金宇 张扬 段芃 黎洪凯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
云南旅居的新宠儿竟然是TA?
旅居,从来不是单一的气候、观景、亦或者文化、投资,Zhifang.com
昆明二环内5个新盘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昆明二环内多个停滞多年的项目有了新的动作,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