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坝路环城西路至西园路段力争春节前通车
现在的西坝路已变得宽敞靓丽
滇朴重回“家” 记者刘普礼/摄
随着一棵棵滇朴被移栽至西坝路两旁,它们终于结束了近1年的“客居生活”。这一变化立即就让细心的昆明市民捕捉到,并感叹改扩建后的西坝路雏形初现,已有了些许韵味。
昨日,晚报记者从昆明市西山区道路设施建设指挥部了解到,西坝路(西昌路至环城西路段)已于27日夜间改为南侧围挡,而此前为施工让路移走的295株滇朴已基本完成移栽。更让人欣喜的是,西坝路(环城西路至西园路段)的机动车道力争将在春节前通车。
周边商家
盼路修好后能聚更多人气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从西昌路口进入西坝路不久便发现,之前的围挡已由北侧改为南侧,在青年大厦门前拐出一条弧形曲线。西坝路(西昌路至环城西路段)上,除了围挡方向变化,路面上已覆盖上黑色沥青,而路两侧则是移栽好的高大滇朴。
或许正是这些直观感受,让市民倍感欣喜。“这条路是不是要修好了,行道树都已经移栽回来了!”市民陈先生说,这条路已修了快一年,现在路面整洁、高树林立,让人隐约看到西坝路未来的模样。
市民期待早日修好路,备受施工影响的周边商户同样也在期待。以往这条街上,火锅店、牛菜馆等各色餐馆每到饭点都会聚集很旺的人气;如今,部分沿路餐馆要么惨淡经营,要么闭门装修,以期度过施工带来的“寒冬”,用新形象吸引更多人气。
“我是打心底盼着路修好了,生意比以前更红火!”在昆明开了26年的大观牛菜馆,在西坝路改扩建工程中同样受到影响,饭店一位负责人正在监督工人装修,她说,自从西坝路修路以来生意就一直不好,为缓解长期入不敷出的境况,他们3个月前决定闭门装修,希望11月重新开张后能聚更多人气。
最近进展
295棵滇朴重回西坝路
循着西坝路过了环城西路口,记者一路向西走。
蓝围挡外,约450米的西坝路(环城西路至西园路段)与以往相比几乎没变化,人们保持正常通行。但蓝围挡内却已看见了未来西坝路的雏形:宽敞的道路上,除了行道树已悉数移栽好,连路灯、公交车站也已基本建好,施工人员则继续在各自岗位忙碌。
围挡内外为啥有这么大区别?晚报曾在4月便报道过,这一段将与老路分离新建,新西坝路向南“挪”了10~35米。
此前西坝路共移植了近500棵行道树。除移栽到其他地方的树木,之前暂时移栽到西华北路旁西坝路改扩建工程一工地的295棵滇朴,现已基本移回西坝路,且全部成活,未来将全部“驻守”西坝路两侧。
“别看是一棵滇朴一个坑,但每棵树的移栽位置都要精心安排。”西山区道路设施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施工密集区域种植一棵枝繁叶茂的滇朴,施工车辆就可能挂到伸出来的树枝带倒树木,从而影响树木成活。
通行情况
环城西路以北仍禁行大车
“虽然路看起来成型了,但公交车、渣土车等大车仍禁止通行。”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西坝路(环城西路到西昌路段)已种上了行道树,各项设施预留了连接口,尚未安装好的路灯也将于近日完成。但按照西坝路改扩建工程标准,这条路将铺设3层沥青,而这一段最后一层还未铺设,如果大车碾压很可能给道路及其下方的管线造成破坏。“9月底就有两辆其他工地的渣土车深夜驶入白药厂一段,由于原有地下管网敷设较浅,导致一根200毫米自来水管被压爆,周边居民用水受到影响,他们为此设置了2.5米的限高杆。”
除了大型车辆还不能驶入西坝路(环城西路到西昌路段),由于道路变窄,电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天天都有不听指挥的,还有和我吵架的!”一名正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协管员说,现在道路情况不好,修路围挡面积比较大,过往电动车很多但空间很小,加上交通信号灯影响,每到早晚高峰时段,很多电动车不听指挥,随意乱闯红灯,一个人闯了红灯,后面的人也跟着闯,过往机动车急得只能又踩刹车又按喇叭。
西坝路改扩建工程
西坝路是连接主城西南片区和主城核心区的重要道路之一。
道路规划:
●线路全长3.34千米 ●属城市Ⅰ级次干道 ●设计行车速度40千米/时
●双向6车道 ●红线宽度按43米控制 ●全线设置路侧港湾式公交车站7座
工程项目:
●道路市政工程 ●西坝河河道改移工程 ●树木移栽工程
●DN1200截污干管工程 ●大观河拦河闸工程
预期效果:
有效缓解西南片区滇池路、海埂路等主干道与主城连接的交通压力,为沿线居民出行、优化片区路网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新修南段机动车道计划春节前完工通车
西坝路南北两段都已有了模样,到底什么时候能完工通车呢?
西山区道路设施建设指挥部:封闭修建的南段计划在春节前通车,北段仍是按照既定工期在明年4月30日通车。目前,西坝路(环城西路至西园路段)南段工程除了西园路口的河道管网尚未连通,复杂的水、电、气等地下管网工程已基本完工,剩下的主要是地面敷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为方便节日期间市民通行,这一段的机动车道力争在春节前完工通车,其他附属设施将陆续完善。(记者宋金艳 实习生崔同江)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