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先行先试 西双版纳警方着力推进公安改革成效初显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新闻办
2016年11月25日
2015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党委把深化公安改革作为助推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进步的重大机遇来认识把握,成立了以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方荣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制度,并成立了11个专项改革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在公安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1+3框架意见和省厅工作要求格局下,在指挥调度实战化、境外合作追逃、少数民族驾考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境外追逃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西双版纳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有966.3公里边境线(边境线占全省近1/4),4个国家级口岸。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经侦支队开阔视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主动将公安经侦工作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机制、业务、感情三个零的突破,创新中缅、中老跨境执法合作,闯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境外追逃路子。
走出国门开展会晤,打破零机制。
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与老挝北部五省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边境警务合作会晤,建立了良好的双边警务合作机制。州公安局经侦支队在此框架基础上,乘势而上、探索创新,主动走出国门与接壤国家建立打击跨境经济犯罪警务合作机制。2013年12月,西双版纳警方经济犯罪侦查代表团,首次踏出国门赴老挝北部五省公安厅(丰沙里、乌多姆赛、琅勃拉邦、南塔、波乔)与老挝警方就开展经侦跨境警务合作进行交流会晤,期间中老双方达成合作机制,经侦跨境警务合作取得了突破。2014年2月,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再接再厉,前往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警察局开展打击跨境经济犯罪会谈会晤。同年8月,双方就建立警务联络协作机制、经侦警务合作机制两项内容达成共识,并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
警务培训加强互动,打破零业务。
为了让老、缅警方能够更好的参与打击跨境经济犯罪工作,不断提高老缅警方打击经济犯罪的业务知识能力和水平。2014年3月24日至28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经侦支队举办了中老打击经济犯罪警务知识培训班,老挝北部四省公安厅的8名警员来到西双版纳州参加经侦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老方警员对中国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案件管辖、跨境经济犯罪特点,以及真假人民币、美元、中国卷烟的识别有了认识和了解。
请入国门支援警用装备,打破零感情。
在“猎狐2014”专项行动期间,缅方协助我方抓获了境外逃犯10人,战果显著,2015年以来,又协助抓获12人。为更进一步加强交流与互动,2015年4月29日,应州公安局的邀请,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小勐拉警察局代表团,在州公安局与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州公安局经侦支队举行打击跨境经济犯罪警务合作会谈。会谈上,为表示对缅甸第四特区警察局对我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感谢,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向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警察局赠送了12套警用防护装备。西双版纳州公安经侦部门在日常工作,也先后向老方、缅方赠送一批手铐、押解拷等警用装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各项跨境经侦警务机制的创新,中老、中缅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作成效也开始显现。2013年,犯罪嫌疑人施某以福建某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名义,与山东某粮油公司签订镍矿购销合同,骗取该公司2160万元货款后逃匿。2014年8月21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山东警方的协查通报后,派出民警前往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开展工作。通过中缅民警一个星期的共同努力和连续奋战,最终在缅四特区将重大经济逃犯施某某抓捕归案,并顺利移交回国接受法律制裁。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犯罪嫌疑人李某以高息的方式吸收公众存款800余万元,涉及群众200余人,李某作案后潜逃国外。12月22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经侦支队在老挝波乔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在老挝金三角经济开发区成功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李某抓获,并顺利移交四川内江警方。
在“猎狐2014、2015缉捕境外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中,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经侦支队共从缅甸、老挝成功抓获境外逃犯28人。其中:2014年抓获14人,占全省抓捕数的43.75%;协助外地公安机关抓获13人,占全省协外抓捕数的61.9%,工作成效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的表扬和省公安厅的多次肯定。
二、指挥调度实战化建设全面提升回应群众呼应的效率
指挥中心作为公安机关的“中枢”,承担着指挥、参谋、协调、服务、督导等重要职能。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反恐、维稳形势的日趋严峻,指挥中心的工作现状与人民群众新期待已不相适应。今年7月,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正式启动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扁平化指挥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一)以人民群众呼声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
在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初期,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安排专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收集公安一线和辖区群众对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摸清了全州指挥调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革找准了方向。同时,紧紧抓住全州刑事案件50%以上发生在景洪市,其中有50%以上发生在景洪城区这一实际,明确了服务景洪市为重点的实战指挥调度新模式,使州公安局警力下沉到景洪市局,州局部门重点服务于景洪市局的改革方向。将景洪市110接处警工作合并至州局110指挥中心,实现景洪市范围内接处警工作由州局统一负责,一级接警的工作目标。为确保改革工作得到切实推进,州局党委成立了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领导小组,由王方荣副州长担任组长,围绕资金、人员、机制保障问题,狠下决心切实推动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
(二)以实战为着眼点,不断完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进一步提升实战化应急处突能力是指挥调度实战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紧紧围绕突出实战的要求不断完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实施方案,明确了案事件的等级,制定了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方法和职责分工,确保了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成功处置。7月20日凌晨3时起,景洪市城区普降暴雨,局部降大暴雨,引发城区多处内涝灾害,造成部分街道、社区被淹,部分道路交通、通信信号、电力供应中断。在暴雨发生后,指挥中心及时对城区地势低洼地区进行监控,根据灾区变化,逐级启动应急预案,州、市两级公安领导直接指挥,统筹调配公安民警、武警部队、消防部队、边防部队等800余名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抢险救灾和维稳保安工作中,救助、疏散、转移群众1000余人,转移各类物资数十吨,挽回财产损失数十万元,实战化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检验。
(三)以社会治安形势研判会商为关键点,引领指挥调度实战化工作开展
改革中,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建立健全了即时研判机制、警情会商研判机制、侵财类重点人员管控机制。落实州市两级指挥长带班、各部门值班备勤配套制度,实行24小时备勤状态。在指挥中心安排专门的研判分析岗位,即时提供人、车、物信息研判服务,提高指挥调度的精准性,确保快速反应,实现情报指挥一体运作,切实提高勤务指挥效能。指挥中心每周召集景洪城区派出所所长和相关警种部门负责人召开景洪城区警情会商研判例会,通过对警情收集汇总,梳理出客观规律和接处警难点问题,剖析原因,查找对策,落实整改。同时根据警情研判通报反映出的治安难题,将触角延伸到社区,落实社区安全防范,主动搜集基层各类情报信息,及时上报指挥中心,及时提出前瞻性、应对性预警建议,逐步形成常态化情报研判格局,为指挥调度、打击防范、应急处突等警务工作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举办景洪城区警情会商研判例会**次,编撰《每周社会治安综述》、《景洪城区每周110接处警工作通报》、《每周警情分析研判》等3类刊物**期,传发全州各级公安职能部门,针对通报问题严格落实整改。8月20日,工业园区派出所根据指挥中心《每周警情分析研判》发出的“辖区万达酒店群15时至17时摩托车、电动车被盗案件连续高发”的预警,适时开展蹲守,成功抓获盗窃摩托车嫌疑人2人,成功破获摩托车、电瓶车被盗案24起。
(四)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提升点,不断提升指挥调度实战化效能。
州局指挥中心制定了接处警工作规范,将接警、指挥调度、出警、处警、反馈、回访回告等工作流程化,对每个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逐步建立起快速高效、运转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能力。自改革以来,接处警时间得到大幅提升,5至10分钟到达现场的警情升60%,基本上消除了30分钟以上出警情况。同时,为了加强接处警工作监督,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挥中心针对110警情开展了从接警员接警情况到处警民警处警到刑事、行政案件民警办案情况的“全回访”,在主动征求意见建议,主动落实整改措施的同时,主动靠上释疑解惑,努力消除误解,在弥补工作漏洞的同时提高执法公信力。除此之外针对入室盗窃等侵财类案件高发的小区、村寨,监督、督促社区民警开展“针对访”工作,对案件高发地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组织相关警种部门分析发案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侵财类案件的发生。如7月20日至8月9日期间,接报警情中集中反映出景洪花伴里小区连续三个星期均发生摩托车盗窃、入室盗窃案件情况,指挥中心督促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见面回访工作,梳理查访小区治安防范薄弱环节,针对性采取重点时段巡逻防控、督促加强安保守卫、社区民警到户提示出入安全等系列举措,加大小区治安防范工作力度。8月10日至21日,110警情中没有再反映出花伴里小区被盗情况。
三、创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管理机制,开设少数民族驾考培训班解决群众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双版纳州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C1类以上)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程度较低,无法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无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又导致了乡镇、农村地区无证驾驶现象突出,社会需求和现实的法律规定矛盾加剧,交通事故隐患严重,社会反响强烈。
为彻底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政策支持,经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批准,根据《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二十二条和《云南省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规定》第四条的规定,结合西双版纳州实际,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了《关于实施少数民族群众交通法律法规理论集中教学及考试工作方案》,采取统一集中、统一教学的培训方式,重点强化少数民族群众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初步掌握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以学促考,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学驾难、科目一法律法规及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难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群众理论集中教学及考试的具体操作办法
适用范围:西双版纳州仅具有初中(含)以下文凭的常住少数民族群众,在申请机动车驾驶证(C1类)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考试(科目一)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三)时适用。
具体流程:申请人领填《文化偏低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审批表》,经所在驾校负责人签注意见,由车管所预约考试岗通过查验申请人户口薄原件或查询公安人口信息网的方法,确认申请人资格。通过资格审查符合规定的申请人,由所在驾校统一组织分期分批到车管所组织的每期为期四天的科目一、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一天的急救知识培训班进行统一培训。培训班理论教员由全州11家驾校理论教员组成,车管所每周抽调2-3名理论教员组成教员组,严格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申请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简便、直观的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确保落实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的同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期间,车管所监管中心要指派人员到培训地点监督培训情况,落实监督责任。
每期理论培训班结束后,由车管所统一组织该批申请人进行科目一纸质试卷考试,考试题型为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试题数量为20题。采取方式为考试员念题,申请人独立完成。考试合格的,继续预约科目一理论无纸化考试,考试不合格的,需再次进行集中培训,直至测试合格。科目一理论无纸化考试实行少数民族培训班考试专场,在申请人独立完成考试的基础上,由考试员及指定的驾校业务员对申请人答题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参照科目一的流程进行,但不进行考前测试。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合格后,申请人参加半小时的安全警示教育及领证前宣誓,当日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二)监管措施
少数民族学驾工作是以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中心,切实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学驾难”问题作为“四群”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支队车管所对各家驾校报送的申请人名单按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人一律清退。支队车管所及各驾校建立符合规定申请人的台账,每次考试前均必须认真核对,做到人帐相符。
集中理论培训教学期间,支队车管所监管中心对培训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未参加培训、培训学时不够以及不认真听讲、上课捣乱或有其他恶劣行为的,一律取消申请人申请资格。
驾校违反规定擅自扩大适用人员范围、违反规定乱收费或多收费的,一经发现,由支队车管所暂停该驾校招收此类申请人资格,责令作出检查,并向全州各家驾校进行通报。
(三)取得的成效
少数民族群众交通法律法规理论集中教学和考试工作为文化偏低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珍贵的学驾机会,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期盼和要求,最大程度地解决无证驾驶蔓延的趋势,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事故隐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2015年10月,共开设少数民族群众交通法律法规理论集中教学培训班31期,共受理12210人次,取得驾驶证74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