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热销的背后

19.12.2014  14:09

背景

11月初,褚橙上市;12月4日,8000吨橙子全部售罄。小小的橙子,在前后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争相追捧,成就了这个季节里引人瞩目的市场传奇。

话题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药、云花、云茶,几乎每一个特色产业,都面临来自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但褚橙却在激烈竞争中打开局面,收获越来越高的市场认可度。这背后究竟存有怎样的启示,这些市场经验又将给云南农业带来什么改变?

启示一 品质管控严格把关

农业产业遵循严格的生产流程,把控质量,是经营的根本

在本季,由于受到减产影响,褚橙的供应出现了供求失衡的情况。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迁介绍,各地经销商蜂拥而来,出现了一橙难求的状况。由于供需严重失衡,橙子在市场上价格暴涨。“橙子涨价过多,严重偏离了它应有的价格。以特级果和一级果为例:特级果去年是13元一公斤,今年是19元一公斤;一级果去年是9.3元一公斤,今年是13元一公斤。价格涨了,但市场购买的热度不减。10月13日,公司拿出50吨褚橙在网上预售,没想到,两天就售完了。公司只得限量预售,每天上架一部分,售完为止。

市场认可度高,加上供应减少,不得不说今年果品市场上褚橙“最红”。分析褚橙的成功之道,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这已经为行业内外所公认。

对产品种植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这并非一个新兴概念,很多云南农企也在严格遵循这条规律,并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作为云南蔬菜行业的‘新人’,我们企业如何突围,可以从褚橙对质量的管控上得到启示。”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明熙说,做农业只有在生产环节下血本、花精力才能有高品质的产品。“我们的蔬菜价格比农贸市场里的蔬菜贵好几倍,可客户数量仍在快速增加,有高端消费人群,也有对生活健康越来越关注的普通市民。对于这部分消费者而言,品质与价格是同等的,如果价格虚高品质却很普通,客户一定不会买账。和褚橙一样,产品的溢价性来自生产环节的用心,在生产环节,褚橙把品质管控做到了极致,这是我们云南企业一定要学习的样本。不论做蔬菜还是水果,农业产业遵循严格的生产流程,把控质量,是经营的根本。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云南是连续10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省份之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被农业部称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农产品的优质品质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本钱,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启示二 切合实际触“”发力

只有拥有被市场认可的电商团队,其包装后的产品线上溢价力才会显现出来

褚橙的电商之路让其迅速成为国内鲜果业的佼佼者,但云南特色瓜果产业并非都能如此效仿。价格过高、不利于远程物流等因素仍然制约了云南特色生鲜产业的发展。”

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有超过1万户的云南卖家在淘宝销售农产品,这个数字排名全国第11位。就在农企发力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与国内多个知名电商平台联手,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不断助力。

11月12日—14日,为落实云南省和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农村工作组资深总监郭氢一行在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对楚雄州元谋县、大理州宾川县、保山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永福作客“金色热线”时介绍,云南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多种优势。为将云南特色优势发挥出来,目前云南已经和阿里巴巴开展一系列合作,除了建设好淘宝特色中国“楚雄馆”之外,玉溪馆、普洱馆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明年上半年预计还有四个馆准备建立。

据悉,2012年在昆明市高新区,商务部批准设立了第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这为营造电商氛围和发展电商打下基础。目前,整个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有15家电商企业已经入驻园区。

采访中,不少农企负责人坦言,生产者知道产品好,但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生产者在与市场对接时,应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生产,制订出符合消费者心理的销售策略,这样才能使产品优质优价又畅销。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云南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电商平台时,应当树立“先建团队再包装产品”的意识,只有拥有被市场认可的电商团队,其包装后的产品线上溢价力才会显现出来。

然而,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适合电商平台,单价过低的产品,附加广告、物流费用后,企业不会再有盈利空间。大理洱宝在云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实体通路有不错的业绩,“产品单价较低,在线上平台,许多消费者在单独购买此商品时往往不愿意承担运费,成为制约企业线上发展的一大问题。”大理洱宝相关负责人表示。

启示三 敢于创新才能创富

我们的团队很了解消费者的心思,非常注重客户体验

故事营销、饥饿营销……所有经济学上经典的市场营销手段,褚橙都在用,不同的是,他应用到了网络上。可以说,每一个褚橙上,都贴有互联网思维的标签。

数据显示,全省范围内,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建有县、乡农贸市场、集贸市场2562个,年交易额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近2000个,各类农产品市场年交易量达到3500万吨。从产业来看,蔬菜已经占重庆、香港当地市场的1/3,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茶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在传统渠道之外,网络渠道的创富故事也鲜活且充满励志色彩。易门丛山食用菌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公司董事长张勇告诉记者,兰坪芒果品质极佳,但在当地每公斤仅售3元仍常常滞销。又到一年芒果成熟季,公司在兰坪以每公斤10元到20元的价格收购了4万公斤芒果,包装后上线销售,很快被抢购一空,果农收入达数百万元。

今年“双十一”,思普创下普洱茶类目销量第一的好成绩。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我们将企业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客户群开发研究中,不能说思普的茶叶制作得最好,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团队很了解消费者的心思,非常注重客户体验。手握这份重要的大数据资料,企业整合云南各大茶叶企业资源,由企业挑选最适合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如今,通过思普卖出的茶叶已经远远超过省内龙头茶企自身旗舰店的量。

除了普洱茶,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云南农企越来越多。嘉华食品曾创下了30个小时售罄13000份鲜花饼的纪录。在嘉华鲜花饼分公司总经理唐海涛看来,企业要做电子商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来组建相应的团队。最近两年,嘉华主要打造了“伴手礼”的概念,除了自己运营之外,他们还在昆明找了很多其他的运营团队进行分销,让整个品牌和产品获得更高的曝光度,让品牌叫得更响。

云南日报 记者 吴清泉 王淑娟 蒋贵友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