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

10.04.2015  10:52
2014年,衡水市明确了“一枢纽四基地”发展定位,即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基地,建设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京津教育医疗、休闲养生功能基地。

2015年,衡水市各级各部门将围绕对接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等方面,默契配合,主动对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2014年,衡水市明确了“一枢纽四基地”发展定位,即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基地,建设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京津教育医疗、休闲养生功能基地。同时,以滨湖新城、工业新区两个省级重点平台为核心,重点推进“三个一百”工程,即根据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签订的“蓝火计划”合作协议,3年内开展100项高校企业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组织100家服装企业进衡水,建设京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合作,组织100家食品企业进衡水,建设衡水现代食品产业园。

2015年,衡水市将进一步强化主动融入、主动合作、主动服务、主动发展意识,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从和服务于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为根本,以放大比较优势、打造不可替代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把协同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环境上,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和生态环境,提升产业承载力,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主动对接顶层设计

国家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衡水市将继续紧盯国家顶层设计的动态,强化与相关国家部委、省直部门的汇报沟通,力争把衡水市的重大诉求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争取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同时,积极配合省编制协同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和落实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和事项。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跑办对接,以列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争取在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全省唯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以15个省级试点和11个市级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改革进程,争取在简政放权、行政体制、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等项改革上走在全省前列,并积极寻求将综合配套改革推向更高层次,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和京津冀区域内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加快推进“三个突破”

交通一体化方面,继续保持与国家有关部委及省直部门的密切联系,全力推进京衡客专、衡港高速阜城段、北京新机场南出口高速南延至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石衡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早日启动实施。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一步健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开展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改革,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着力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加大外流域引蓄水、高效节水、农艺生物节水、退耕还湿还林、人工影响天气、管理节水等工作力度,总结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办法,确保完成治理任务,为全省、全国趟出路子。抓好衡水湖恢复与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湖区生态质量。完善造林机制,走林业产业化路子,加快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和林业园区。

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将继续按照既定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强化调度督导,大力推进“三个一百”工程。“蓝火计划”衡水基地要加快建设,高校(院士)工作站要尽快投用;冀州烨和祥生物基聚乳酸纤维、安平宝亿涤纶全拉伸丝、故城远通3D面料生态纺织品项目要加快建设,争取年内部分投产,工业新区北京五木、光华、方仕等项目争取落地开工;饶阳天津大湖整体搬迁、安平佰福乳化植物蛋白饮料项目要加快实施,工业新区北京红螺果品、秋实肠衣要尽快签约落地。同时,要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产业平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有意进入京津冀区域的国内外企业落户衡水,带动衡水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积极探索和推进“园区共建”

研究分析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趋势,创新对接工作模式,探索“县市区+专业招商机构+园区+企业”的新路子和“整区招商”新模式,与京津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加快建设“飞地工业园”,打造“北京园”、“天津园”,努力引进京津先进理念、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积极探索建设管理和税收分享等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