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再提直接融资比重 首次确认建立战略新兴板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还在不断加快。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将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在此基础上,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市场接下来需要承担的任务,其中再次提出通过五项工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也是为了助力中国经济去杠杆。
而被市场期待已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产业板,也开始掀开其神秘面纱。
决策层首提“建立”战新板
发展直接融资比例问题再度引起决策层的关注,资本市场的作用亦因此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优化金融结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事实上,“十二五”规划期间,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已对社会融资结构带来持续改善。今年前8个月,我国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比重达到18.7%,比5年前上升6.7个百分点。
另外,2011-2015年直接融资比例以每年1.6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上升,但是从绝对水平来看,相比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高利便表示,从整个融资比例的结构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但从量的变化来讲,变化并不是特别大。
因此,无论是“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提出了五项具体举措,继续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一项举措便是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增加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数量,研究推出向创业板转板试点。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再次提到建立战略新兴板等相关事宜。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这已经是国务院层面年内第二次提及建立战略新兴板有关事宜。
上一次是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意见》提出,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
但不同于前一次“推动建立”的说法,此次国常会对于战略新兴板的表述已悄然变成“建立”,去掉了推动二字,这意味着战略新兴板据其诞生之日或已为期不远。
“战略新兴板的推出,以及转板试点和基础性证券市场的搭建,再配以注册制改革的落地会让更多企业找到在资本市场上合适的定位,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中金公司投行部一位人士对此表示。
除此之外,会议还提出了更多的直接融资工具。如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试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以及加强资信评级机构和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监管,研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等两项工作。
与此同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举措还包括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逐步扩大保险保障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规范发展信托、银行理财等投融资功能,发展创投、天使投资等私募基金;强化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间接金融占比过高,意味着大量的金融风险聚集于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过高。并且银行产品与服务相对单一,对有些领域(三农、小微、高科等)的金融服务并不得力。直接融资占比的提升能有效分散风险,并且业态更为多元化,包括多种新型融资工具,可以服务于原先银行难以服务的领域。”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指出。
券商牌照将进一步放开
上述五条内容中,研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这一项引起了业内人士广泛注意。
这也是政府层面,继去年11月28日证监会提出正在研究经营机构牌照管理问题,包括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交叉持牌的问题之后,再次提出券商牌照的开放。
实际上,市场对证券业务牌照的放开期待已久。去年5月份国务院颁布的新“国九条”已就此内容提出要求。
事实上,从分业到混业是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从国外经验看,美国自1994年开始逐渐从个案渗透混业,直到1999年底才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确立金融混业经营。
“目前市场上认为最先能够获得券商牌照的便是银行。”中信证券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有钦此前表示,目前一些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已直接或间接持有券商牌照,中银国际、国开证券等都属于银行系,有些银行也开展了债券发行、投资等部分证券业务。而目前市场所指的银行申请券商牌照,主要是指投行和经纪这两块业务。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内部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猜测称:“尽管不知道最终规定何时落地,但从放开业务牌照进程上,预计可能较先放开的是承销业务,最后放开的或将是经纪业务。”
“长期看,牌照放开有利于格局分化,加速券业集中度提升。”国泰君安一位不愿署名的研究员认为,即使未来证券牌照放开,券商利益也未必受损,牌照放开具有相互性,预计部分券商也将因新获牌照而受益,如券商有望因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实现资管业务发展,这样也会提升行业效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