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菜市场的滇剧院:垂垂老去 期待新生
中新网昆明11月17日电 (记者 马骞)17日中午一点,25岁的陈洲妍来到篆新农贸市场三楼,在后台开始化妆,今天将要上演的剧目是《李元救蛇》。
虽然“篆新”被称作是昆明最文艺的农贸市场,但找到通往剧场的台阶时,还是不免一惊。就在菜摊旁,台阶黑乎乎黏糊糊的,散发着异味。但是,这个小剧院每天总有戏曲声响起,昆明滇剧花灯团在此演出已经快10年了。陈洲妍是表演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其他的演员大多年过半百,听戏的则多年逾古稀。有时候这里的观众不过十来人,但在这异味四起的阁楼上,在自制的简陋戏台前,演员们仍然在坚持。他们说,滇剧是“一朵山茶花”,不能让它凋谢了。
四面的墙早已黝黑,场中堆满了形态各异的桌椅,工作人员用厚厚的海绵做的坐垫紧紧地捆扎在椅子上,让它舒服一些。顶上,塑料天花板破损不堪,一些黑色的纱网作为阻挡,却也成为了小动物的栖息地,不时有几只猫跑过。虽然已近冬日,几个老旧的风扇还是对着舞台转动着。
由于经费紧张,除了服装和道具,其余用品几乎都是演员自备。桌上摆着老式镜子,后台散发着传统粉饼腻人的香味。
作为导演,72岁的何正才在幕旁的化妆间里给演员们讲戏。12岁开始学滇戏,何正才已经是知名的老戏骨。自1990年加入昆明滇剧花灯团后,何正才看到的却是戏迷的不断减少,场地日益萎缩。“云南以前有78个滇剧团,昆明的大街小巷都有演出剧场。现在,估计也就两三个了。”
伴奏乐声响起,演出开始了。台下的观众们不再聊天,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听到精彩处,老人们不约而同鼓掌叫好,演员更加专注。
在剧场的最后一排,戏迷张凤玉和段智明正吃着零食,而目光一分钟也不离开戏台。张凤玉76岁,段智明69岁,她们追着昆明滇剧花灯团从白河埂到盘龙区少年宫,再到如今的篆新农贸市场,已有近30年。“前些年听戏的人多,现在不行了。老板每个月都要倒贴钱,才能维持这个剧场。虽然如此,她还是在坚持。我们老朋友们也都看在眼里,偶尔有补发的工资,也要支持她一下。”
张凤玉说的剧场老板叫高芹英,今年75岁。她经营这个剧场三十多年,搬迁五次,也随着剧场的衰落,几欲放弃。“2003年非典停业3个月以后,来的人就少了。而且听戏的以老人居多,这些年也故去了不少。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但看着这些老朋友,只要有人来,我们还是每天都开演。”
每张票6元,今天卖出了31张票,还算不错的。演员工资,场地费,高芹英这些年一直是入不敷出。为了坚持下来,她花光了积蓄,变卖了首饰,甚至傍晚去菜市场捡摊贩扔掉的菜叶做菜。
但是,这些垂垂老去的观众,是昆明滇剧花灯团坚持至今的理由。“现在大家坚持每天演一场,谈不上有多少酬劳。一个是为爱好,另一个是为老戏迷有个去处。”高芹英说,她的父母都唱滇剧,她自幼深受父母影响,一辈子都跟滇剧结下不解之缘。“我的母亲告诉我,要有文德和戏德。作为道道地地的昆明人,要传承好滇剧。我既然选择了,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即使有这样的理想,也难免传承的尴尬,年轻人还愿意投身这个行业的不多。陈洲妍学戏八年,高芹英一点点教,才让这个小姑娘也能够撑起舞台。“虽然我们的环境简陋,传承也很困难,但是我仍然在努力地学,也想学着创作、排戏,希望能留住这‘山茶花’的芬芳。”陈洲妍说。
云南省滇剧院院长郭维平此前坦言,目前滇剧的确存在剧目老化、演员人才匮乏、管理滞后的发展瓶颈。为此,滇剧改良了许多现代剧,唤醒人们对滇剧的喜爱。
前两天,高芹英的剧场里来了两个年轻人。“他们知道我们这帮老人的坚持,很感动,愿意投入一些资金,首先更换一下我们的桌椅板凳,我突然又有信心了。希望我们一直都有那么一个地方,安放滇剧的梦想。”高芹英充满了憧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