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加快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山区蔬菜产业发展

19.12.2014  14:41

为促进山区蔬菜产业的发展,2013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在二街鲁黑建设蔬菜基地,项目于2014年2月26日开工,于2014年6月26日全面竣工。
      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一)招标建设项目: 新建看守房4间、水泵房2间,机耕路1 3条,排水沟5.4km,路肩1.8km,单体温室大棚7.6万m2,喷灌主管2.663 km,闸阀井26个,变压器一台,灌溉系统一套。实际结算投资为6,790,357.18元,已报送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二)企业自建项目: 冷库及冷链,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设施处理;引进山葵、上海青、油麦菜、菠菜、西兰花等系列新品种10个,进行展示示范;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10期。完成投资546.79万元。
  目前,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承担单位山大王公司已成功栽培球盖菇40亩,并喜获丰收,合计产量达70多吨,直接收入达60多万元。种植辣椒60亩,产量达140多吨,直接收入可达50多万元。公司依照目前项目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特点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完成了香菇、姬松茸、山葵、灯盏花、三角白芨、魔芋、黄精、玛咖等十余种高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山葵已经种植100亩。
   二、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预计到2014年底,项目区蔬菜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5210元,比项目实施前的4960元增加250元/亩,项目辐射区2万亩可增加收入500万元,每亩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成本50元,2万可减少成本100万元。另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进行标准化栽培、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每亩增收250元,2万亩可增收500万元。项目区菜农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起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并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项目区周边乃至全县蔬菜生产,提高菜农科技意识,加强农业投入,增强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项目核心区域300亩高经济作物的种植带动下,直接受益的群众涉及所辖范围山区农民,惠及农业人口2000多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7000元。采取技术辐射和产品收购,带动项目区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后,可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330人就业,辐射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2000多人,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三)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有力推动我县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生产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化肥、农药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强,减少污染,保护了项目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项目的实施采用土壤改良和轮作的生态循环方法来经营种植农作物,采用有机物土壤改良,农作物循环栽培的种植模式,尽可能的减少甚至不使用农药。有利于农作物生态的生长、周边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土壤的品质的提高和达到土壤可持续利用的效果。
  通过本示范项目的建设,依托山大王公司的技术推广能力和创新、生产、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项目示范基地的引导作用,带动农户进行食用菌规模化栽培种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效益,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和整体效益。该项目无论是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上都有良好的效益前景,是值得期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