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贫困户不等不靠 外出务工摘“穷帽”
老座基村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期路白村委会的一个山区村寨,这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可面对贫困,村民们不等不靠不要,借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纷纷外出务工,用勤劳致富的双手摘掉了穷帽子。
走进老座基村,一幢幢三层洋房拔地而起,很难让人想象在这深山里还有如此好的建筑。村里地面干净,不时有儿童的嬉戏打闹声传来,村庄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富足的画面。
“我们有房有车了,家庭生活也好了,我现在只是个包工头,以后如果是有能力的话,想做一个老板。”村民撖金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十年前,撖金书和妻子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号召下到广东打工,当年就挣了三万元,这么多钱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第一次外出务工让撖金书尝到了甜头,他深感外出务工是摆脱贫困的一个好办法。
在广东打工三年后,撖金书和妻子以及自己的父母又转战到新疆摘棉花、管理棉花地。一年后又赚了14万元,这让撖金书一家更加坚定了外出务工的信心。此后一家人一直在新疆打工,由原来的只摘棉花到现在承包管理棉花地,收入比以前又翻了一番。2017年,全家人把世代居住的土坯房拆除,建起了现在的三层小洋楼,过上了幸福生活。
老座基村共有91户人家3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6户308人。该村以前过的是“二亩地、一头牛”的农耕生活,日子过得异常艰苦。
现在,全村每户人家都至少有1人外出务工,通过10年来的外出务工,全村实现了脱贫出列,90%的人家建起了新房子,住进了小洋楼。
近年来,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党委政府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与当前工作统筹推进,精准发力,做到摸清底数、宣传动员,与市人社局联系,采取点对点人员输送方式,努力提高劳务输出整体水平。如今,外出务工使老座基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了“富裕村”,也为全乡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大通道。
云南网通讯员 雷明 张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