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农村学校当做新教师训练营
9月23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将实施乡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下称卓越工程),建立新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制度,城镇学校新招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时间不得短于2年。(9月24日《重庆晨报》)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水平差异大是当前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教育鸿沟,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固有体制的原因外,与农村教师匮乏也关系密切。央广网曾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时间,全国乡村教师流失率高达30%。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已经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最大绊脚石。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各地都曾想过很多办法。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根本改变农村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和教学条件。为此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明确提出要扩充乡村学校教师来源,改善乡村教师资源配置。重庆市这次出台的卓越工程,是对(国办发〔2015〕43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是计划中提到的“乡村教师评职称不再考核外语、越边远越艰苦的补助标准就越高、为乡村教师配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措施,既具有针对性,也具有吸引力,必将对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和工资待遇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重庆卓越工程明确规定“城镇学校新招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时间不得短于2年”,却值得商榷。如果全市大范围推广的话,很容易把农村学校搞成新进教师的“训练营”。
众所周知,新进教师都是刚刚从学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他们有学识,没经验。乡村学校师资力量本就薄弱,让新进教师甫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到农村学校任教,没有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不利于他们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其次,由于支教时间仅仅只有两年,两年一到就展翅高飞,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支教活动中,甚至少数老师会把支教活动当做假期或者福利享受。再者,新进教师到农村支教后,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班级任课老师或班主任频繁更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知识的系统积累。
优化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留住乡村教师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应有之义,但是仅仅通过文件硬性要求“岗前必须到农村支教两年”有些生硬,也有些理想化。要想改变乡村学校留不住老师的现状,还必须多措并举、多方发力:一是以省市区为单位,合理布局教育资源,通过政策杠杆,确保每所中小学校在基本教学硬件设施上没有差别;二是以地市(含直辖市的区)为单位,对教师工资待遇及津补贴进行统一,确保城乡教师待遇无差别;三是严格落实城乡教师定期互相交流制度,所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城乡互动交流任教三年;四是落实城乡教师福利保障无差别制度,确保农村教师不因区域内差别过大而流失。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