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项草海整治任务已完成24项 达“市考”目标
位于滇池北部的草海,因湖域深入市区,成为昆明人滇池情结的重要部分。
2015年底,昆明开始实施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并立下军令状:到2020年,草海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透明度提高到100厘米以上,水体对人体无害,满足广大市民亲水近水的需求。
一年多过去了,今年上半年草海水质类别均为Ⅴ类,部分指标已达到Ⅰ至Ⅲ类,达到“省考核目标”和“昆明市工作目标”。自2015年开展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以来,我市共实施57项目标整治任务,截至目前已按计划完成24项。
入草海河道全面实施生态补偿
今年4月,在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中,为进一步强化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落实滇池流域河道保护治理主体责任,昆明市建立了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4月20日,在新运粮河、新宝象河、西边小河3条河开展了河道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其中,新运粮河和西边小河都是流入草海的河道。
“为做好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市滇池管理局于4月底完成新运粮河、西边小河7个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5月底完成数据校核并实现数据上传,6月起已可采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进行生态补偿金核算。”市滇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7月1日起,我市已在入草海的除新运粮河、西边小河外的王家堆渠、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5条河道开展了河道生态补偿。至此,入草海河道全面实施生态补偿。
恢复、建设草海水生态系统
在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市还重点开展了水资源调度、沉水植物恢复、水动力场改善、疏浚功能改进等工作,以恢复、建设草海水生态系统。
“通过牛栏江—草海补水通道工程,今年以来已累计向草海补水17080.59万立方米,草海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市滇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运粮河、老运粮河入湖河口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中,去年3月完成东风坝沿岸水生植物恢复及种植共计1301.7亩,并同步完成东风坝开口、堵口等建设,实现了将新、老运粮河微污染河水导入东风坝前置库的功能,按照目标任务完成建设。
“草海西岸尾水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是新运粮河、老运粮河入湖河口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的延伸,实现将东风坝、王家堆渠的微污染河水经导流围堰直接排入西园隧道,不再进入草海,有利于提升草海水质,促进草海生态恢复。”该负责人表示,项目于去年3月启动实施,项目主体工程导流围堰、王家堆渠入湖段清淤,已于去年8月完工。
此外,我市还实施了草海及入湖河口清淤工程,去年底开始在已先期交接的底泥脱水场部分地块进行场地建设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完成脱水产地建设及脱水设备安装等工作,开始调试生产。
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效显现
为尽早实现草海水质目标,一年多来,我市强力推进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从方向、目标、路径、支撑、进度五个环节入手,以河道综合整治、沿湖沿河生态湿地建设、水质净化厂水质提标为重点组织实施水环境整治。
2015年以来,我市共实施57项目标整治任务(其中今年将实施38项),截至目前,已按计划完成共计24项。目前,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重大工作进展顺利。投资2.5亿元的草海大堤加固提升及水体置换通道建设工程,目前累计完成形象进度的76%,今年10月内将全部完工;昆明市第十三水质净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已完成地下主体工程的80%,完成投资1.6亿元,2018年9月30日完成建设;一、三、七、八、九水质净化厂提标工作也在推进中,完工后,水质净化厂出水磷含量低于0.05毫克/升以下,氮含量降低至5毫克/升以下。
经过综合整治,草海以及入草海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周边水环境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草海水质类别均为Ⅴ类,部分指标达Ⅰ至Ⅲ类,水质达到“省考核目标”和 “市工作目标”。其中,透明度平均为0.75米,与去年同期比较,水体透明度平均值上升了3.2%。
开展草海中远期综合整治工作
草海水环境整治工程将与“河长制”“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水质达标倒逼草海水环境提升整治工作的推进。同时,结合片区开发完善草海西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新运粮河、老运粮河、支流渔村沟、郑河路沟、买菜沟、扁担沟、车家壁岔沟等支次沟渠截污工作,确保无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加快推进主城二环路外西片区排水管网完善工程(西山区、五华区)建设,提高片区污水收集率;开展西片区雨污管网的梳理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雨污混流现象;继续采取工程措施,优化西片区管网输水调度。此外,还将加快昆明市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建成运行,为西山区马街片区实现全面截污创造条件。 (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