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申世”缘何成功?

13.02.2015  11:52

      余国勇 摄
      本报记者 张文峰 杨建华
      雄伟壮丽的大理苍山因荣膺世界级桂冠——世界地质公园,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2014年9月23日,在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大理苍山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继2004年石林被认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后,我省第二个被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
      实至名归
      一本孕育了20 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天书
      “苍山地质公园所特有的地质遗迹、生物多样性和民族特有性共同构成的复合型景观世界少有,它卓越的自然禀赋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最终以高票通过。”回忆起苍山“申世”的成功时刻,苍山地质公园管理局专职副局长李俊明仍难掩兴奋之情。
      “苍山在地质学和生物学上都有着经典的地位。一座山脉能有这么多重要价值,实属罕见。”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大理苍山“申世”首席专家梁永宁认为,此次苍山“申世”成功,是因为其具备了多项优势:第一,地质优势。苍山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隆起的杰作,独特的高原山岳地貌景观,是一本孕育了20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天书”,也是大理石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这里蕴藏着大量色彩绚丽、图案美妙的大理石矿,也有仍然完整保存的距今1万多年前的第四纪末次冰期的遗迹。第二,景区多,景观具有观赏性,对普及地学和自然科学有着重要意义,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苍山景区内有冰斗、冰窖、角峰、刃脊及其他千姿百态的峰林峰丛。第三,生物多样性,多种濒临灭绝动植物的发现为“申世”起到辅助作用。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2330种,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列入濒临灭绝的植物有黄杜鹃、白菊木、蓝果杜鹃、硫磺杜鹃、延龄草等10种;有鸟类1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6种,其中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羚牛,充分证明苍山生态完好。
      “再就是文化,许多地质公园都远离城市,以自然风貌为主。然而苍山地质公园不同,除了苍山洱海非凡的自然特征与景观外,苍洱之间的大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梁永宁告诉记者,周村的扎染、洱海的鱼鹰捕鱼等当地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给来到大理的各国专家们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对照世界地质公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大理苍山是一个理想而完美的世界地质公园。

      十年之功
      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申世”梦圆,十年磨一剑。大理州委、州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苍山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苍山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工作,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揭碑开园。
      2008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通过苍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决定,明确“申世”目标。201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批世界地质公园推荐会上,大理苍山和青海格尔木昆仑山被确定为中国2014年两个候选世界地质公园。为此,大理州成立苍山“申世”领导小组,抽调国土、旅游、文化、宣传、林业、苍山保护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完成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和前导区规划、苍山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牌等20余项工作。
      苍山地质公园建立以来,大理州严格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地质遗迹的保护、展示、研究、宣传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园区内开通了感通索道、苍山大索道,修建了苍山保护栈道、科考步道、部分景区给排水工程,建成了苍山大索道地质文化广场、苍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医疗救护室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建立了苍山地质公园网站及数据库,由此,地质遗迹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同时,受益于苍山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公园周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已达13万多人。
      201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评组检查了大理苍山的地质和景观、管理机构、信息和环境教育、地学旅游、可持续区域经济5大类40个分项近百个子项,对大理苍山的科学、美学、文化历史价值以及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接轨国际
      按照国际标准更好地保护自然与文化
      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使大理苍山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国际平台,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苍山获得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是一种新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是实现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新模式。”李俊明表示,苍山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对大理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国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苍山地质遗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据介绍,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未来保护利用开发工作将紧紧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及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生态和地球科学部提出的七条建议开展。一是公园范围重新界定,将苍山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区、洱海水体生态区包括在内,形成完整的地质、生态、景观体系;二是加大公园品牌宣传力度,利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三是充分尊重公园范围内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突出公园民族特色,进一步挖掘人文资源,促进公园社区共建发展;四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公园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多学科研究,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建立研究网络,对地质、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推介;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园品质;七是积极参与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的会议和活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带来的是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标准,更好地保护苍山洱海的自然与文化价值。” 梁永宁建议,尽快制定今后4年的行动计划并逐项实施,确保公园的健康发展,迎接4年后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中期评估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