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昆明艺术家罗菲 民间活力对艺术发展至关重要
罗菲对艺术有着敏锐与深刻的思考 记者杨海冬/摄
和罗菲聊天是一个相当愉快的过程,尽管刚过而立之年,但他的人生经历极为丰富。2002年开始自己的行为艺术创作,而此后经历了“江湖”(由其发起的艺术项目)的短暂辉煌,到2007年入主创库诺地卡画廊担任总监,罗菲的艺术观也渐趋成熟。他说2011年创库的一场大火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他说以前崇尚自由的自己现在更看重活着的意义。
今年8月,罗菲的新书《从艺术出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聊到这本被艺术评论家査常平称为“全球视野下的云南艺术地方史”的新书,罗菲却说,自己也不知道能给受众带来怎样的影响,但他始终挂在嘴边的是,“文化自信很重要,中国人身上的包袱太重,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现状,必须改变。”
新书
艺术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记者:还是先介绍一下这本《从艺术出发》的写作缘起吧。你对这本书是否会有曲高和寡的担忧?
罗菲:其实我自己虽然一直都保有写作的习惯,但都没有过结集出书的想法。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一些艺术家和身边朋友的提议让我开始考虑(出书)。在翻阅了自己的文章后,发现内容还是非常庞杂,经过筛选选出了其中一半不到的文章,并且围绕着筛选过程中发现的五个主题。我认为只要你对艺术稍感兴趣,那么你就能从书中找到合你胃口的东西。里面的一些访谈其实也都是从中国或者云南的大环境下来做探讨,从中也还原了很多艺术之外现实层面的东西。
记者:本书在出版上选择了中英双语的方式,这有怎样的初衷?
罗菲:因为平时我的工作也是经常和西方的美术馆或者文化机构打交道,书中也涉及到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访谈。当时他们听说了这本书后就非常感兴趣,被一些个人和机构买来收藏。而且从我的角度出发,在拥有跨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我的工作还包括了很多中西文化上的协调和阐释,怎样在这其中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是我必须考虑的。另外开句玩笑,即便你对里面的内容不感兴趣,用来学学英语也是可以的。
记者:我注意到第五单元“以艺术筑桥”部分的内容很特别,能详细介绍下吗?
罗菲:这部分主要是我去拜访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内容,以日记体的形式来呈现当时的旅行、展览,包括与托马斯的对话。这种艺术背后的故事其实更精彩,相比较起来也更接近散文,很轻松,易读性也很高。
北欧
关注大自然的特质与云南很像
记者:你个人和北欧的文化交流很频繁,能否为我们介绍下北欧艺术的特点?
罗菲:北欧其实更为人熟知的是其设计业和工业,当然他们也出过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比如那幅很有名的《呐喊》的作者蒙克,就来自挪威。他也被很多中国艺术家视为心灵导师。
记者:这些年来你致力于连接北欧和云南的艺术交流,你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相通点吗?
罗菲:相通点是存在的。首先北欧整体的气质和我们熟悉的南欧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很内敛、矜持、干净的气质,同时在艺术上更多地关注大自然,和人的内心。那么这一点就和云南很相似,因为我们也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的艺术家也有着注重表达大自然的传统,这点也是区别于北上广那些大城市的一个特质。这些相通点也是我们能和北欧合作得很愉快的基础之一。
记者:你认为这种日趋日常化的国际交流,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罗菲:表面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有一点想强调的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其实看待国外艺术家时都抱有一种看“国家队”的印象,就是一个人代表了一个整体。但事实上西方都是非常强调个体差异的社会,所以看得越多,越有助于改善我们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观念。国家是国家,一个简单的个体怎么可能代表国家。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