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 启航十三五】杨林经开区改革创新勇立潮头
燕京啤酒昆明分公司生产车间
景观大道二期
园区大道通途
杨林经开区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历经20余载蝶变,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奇迹般崛起国家级产业新城。新城占地面积8.7平方公里,拥有企业219家,工业总产值106.92亿元,正向千亿产业园区大踏步迈进!
20余载的发展变化,是嵩明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的历史写照,是杨林经开区人敢为人先的历史见证!
“要把建设云南滇中新区作为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这是国务院建设滇中产业新区的前瞻定位。
今天,杨林经开区迎来了滇中新区全新的历史发展舞台,与其他园区共同承担起新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改革创新成为驱动园区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动力。
管理创新 服务开路
“把企业作为衣食父母看待,把发展作为干部、职工人生价值的追求,真心待人,尽心做事,贴心服务,营造团结干事的发展氛围,让企业感受到发展力量,让员工看到幸福希望。这就是管委会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和方向。”
杨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绍文谈及管理理念时如是说。
翻看一本企业挂钩日记,我们看到300多页笔记写得满满的,全是深入企业调研和解决问题的记载。有企业资金困难要求协调贷款的记录;有企业厂房不足帮助解决供地的记录;还有帮助解决企业员工孩子上学的记录……
在杨林经开区,就是领导干部手中这样一本本企业挂钩日记,记录了管委会干部职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各种困难,浓缩了管委会与企业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启了“管理创新,服务开路”的园区发展新模式。
经开区200余家企业,管委会统一下派挂钩服务领导,建立挂钩服务责任制,24小时“保姆式”服务企业。从征地拆迁到企业落户,从项目立项到生产建设,从融资协调到企业担保,从基础建设到矛盾协调……只要是企业的事,只要企业有需求,挂钩服务领导无一不视为己任,躬身代劳。挂钩服务领导定期上门与企业研究发展问题,解决发展困难,帮助企业争取资金、项目,落实优惠政策,做好企业咨询师、把关人。仅2015年,管委会就为挂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200余件,实现服务零投诉,满意度达90%以上。
挂钩服务责任制要求挂钩人员记好一本服务企业笔记;每月向管委会领导汇报挂钩企业生产、建设情况;管委会季度有抽查,年终有检查。对于企业满意度高、服务成效明显的干部职工,管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企业有投诉、服务质量差的,管委会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者作调岗处理。
杨林经开区以方便企业和提高效率为核心,在园区内打造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受理,一窗口办结;争取把45项管理权限集中下放,推行主管职能部门“备案制”“跟章制”,彻底改变审批难、审批慢的困难。服务大厅设置金融服务区,引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贷款等金融服务。
自主创新 百花齐放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杨林经开区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机遇,多措并举,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制定了奖励企业节能减排、扩销促产、外贸进出口等措施,把企业引向绿色、环保理念上来,把产业引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在管委会精心组织、引导下,杨林经开区出现了自主创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这台型号为YM-7163X20B的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将搭乘邮轮出口大洋彼岸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云南和信源机床有限公司副总郭祥福指着车间内的新产品介绍说:“云南机床出口美国挣美金,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2004年,云南和信源机床有限公司入住杨林经开区。公司通过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改进、人才培育等系列改革创新,实现了从手动型、小规格到数控、大型龙门平面、导轨磨床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拥有六大类九个系列150种规格的磨床产品,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郭祥福说:“正是园区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促进了公司自主创新步伐。目前公司已取得3项国家专利技术,每年都有五、六个新产品投入生产,成果丰硕。”
昆明荣顺物语科技有限公司,是杨林经开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一员,其主要产品二维码加全息防伪、包装印刷、电化铝烫金膜、OPP镭射镀铝膜、PET镭射镀铝膜、PET镭射转移膜等,应用于红云红河集团云烟系列、云南白药、白象食盐等防伪标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投产以来,已建成4个实体生产车间,两条独立生产线,设有极其专业的自主研发中心,配备当前行业最先进的研发设备,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副总经理张福元说:“以后,消费者通过扫面产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产品从生产、出厂到销售等全面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创新将使人们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安全,更放心。”
“在杨林经开区,像这样创新发展的企业还很多,我们正积极营造企业自主研发、跨越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园区办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