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做客《西南联大讲坛》
云南网讯 (记者 自建丽)9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世界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杨卫做客《西南联大讲坛》,主讲《创新驱动与基础研究》。
“我国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地需要更多原始创新蓄积动力源泉,迫切需要更多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基础研究作为原始创新的主阵地和科研人才培养的沃壤,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杨卫分别从“科技发展的国际态势、我国的困境、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国基础研究的动力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杨卫说,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引领世界呈现长期性和艰巨性两大特征。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发展周期长,能力提升相对较慢,需要一代一代传承。“比较而言,高技术与应用开发追赶的速度会更快,且新技术周期相对较短,一般10年左右。”此外,我国基础研究可能最晚达到引领世界,要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才可能迎来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跃迁。但一旦引领,将持续很长时间。
杨卫表示,现在我国基础研究正处在从“量”到“质”的关键跃升期。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达10%,国际合作交流经费达到与合作对象大范围等同体量;论文总量逼近美国;论文总被引世界第二、有1—3个领域达到第一,前1%高被引论文作者占全球10%;篇均被引数接近世界均值。2020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排名进入前20位。
杨卫简介:
杨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在宏微观断裂方面,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编辑Elsevier大型手册《结构完整性大全》第8卷《界面与纳观断裂》;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曾任亚太断裂学会主席。在细观与纳米力学方面,撰写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阐述了细观塑性理论的主要框架;近年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做出新工作;现任IUTAM执行局成员,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