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鸡司令”的愿望

24.10.2016  17:09

从瑞丽市区驱车沿着蜿蜒山路,行车30多公里来到了户瓦村。人还在远处,就听到了阵阵鸡叫声。户瓦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场里,一只只毛色鲜艳光亮的生态土鸡闲庭信步、低头啄食。被村民称为“鸡司令”的合作社理事长段必清正在忙前忙后给鸡喂食。正是这位“鸡司令”,带领当地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先行先试”闯新路

户瓦村地处瑞丽市西北的勐秀乡山区,与缅甸只隔了一条小河。全村1400多人,有800多人是景颇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就有近500人,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

从小就在瑞丽市长大的段必清,2009年大学毕业回到瑞丽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希望到农村最基层锻炼自己,为当地村民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同年他被分配到了户瓦村。从此段必清和他的养鸡场打破了这个山村的宁静。

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亲眼所见的贫穷让他深受触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段必清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村子发展生态放养土鸡,该村情况和户瓦村相似,村民们结合山地放养土鸡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看完节目后,段必清就萌生了养殖土鸡带领村民致富的念头。

段必清迅速行动起来,在实地调查、找专家咨询后,认为养殖生态土鸡是一个很适合户瓦村群众增收的项目。他开始动员村民们养鸡,但当地村民一直以来都习惯了种植业,而且养鸡投入不小风险很大,村民对养鸡项目不感兴趣。“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娃娃怎么会养鸡?”这是村民们的“共识”。

段必清说干就干。为了让村民们放心,他说服家人把唯一的房子抵押贷款,自己动手一铲泥一锹土的铺路,砍竹子搭鸡舍,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养鸡场在山林中现出雏形,2011年6月养殖场基本建成。

从来没接触过养鸡,不懂技术,第一批养了1000多只,死了近一半,存活的鸡怎么也长不大。”段必清说,为了摸索养殖技术,他翻书、上网,访遍瑞丽大小养鸡场求教……几经失败,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

从对养鸡一窍不通,到养鸡当年就出栏土鸡3000只,段必清的“成绩单”让户瓦村的村民刮目相看,也坚定了跟着他养鸡的信心。如今,段必清的养殖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经达到占地面积55亩,年净利润50多万元。瑞丽“村官鸡”的品牌也渐渐打响,不仅开设了实体店和成功农超对接,而且还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

不忘初心谋脱贫

尝试养鸡成功后,段必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更多村民通过养鸡致富。他开始用“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合作社,农民到他这赊鸡苗、物料,他帮村民制订养殖计划,并用现金以高于市场价格15%的保底价回收所有出栏土鸡。与段必清合作的170多户农户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90多户,10多个柜子里装满的全是农民从这里拿鸡苗的借款账本。农户的鸡养出来了,找不到销路,段必清就帮助他们联系买家,或是直接收购,解决了村民养鸡的后顾之忧。

在村里开小卖部的村民木康也是跟着段必清养鸡的大户,她家养了800多只鸡。“一边养鸡,一边还能开商店,小段是个好心人,赊给我养的鸡从来不催账,我还要养更多的鸡。”木康说。

养鸡家里可以增加不少收入,小段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村民刀木东家里养了1000多只鸡,家里只有她和丈夫两个劳力,家庭负担很重,养鸡不仅解决了她家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还能在短时间内增加收入减轻负担。

在段必清的带领和悉心帮助下,尝到了土鸡养殖较传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甜头,村民们的积极性高涨,条件成熟的都纷纷扩大了养殖规模,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近6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还带动了邻乡、邻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养鸡。去年销售额达到了800万余元,养殖户户均增收9000余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落后观念、教给农民技术才是最重要的。”段必清把培训当成一件大事,养鸡场、田间、村委会、学校……处处都是培训场地。“每次培训少则两三人,多则上百人,还有不少从外地来鸡场学习脱温育雏技术的农民,有时一个月要举办十几次培训。”段必清都不厌其烦地给村民讲养殖、电商知识。

2014年初段必清成立了“瑞丽市户瓦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让160余户640余人成为社员,探索“合作社+公司+科技+农户”的养鸡生产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生态土鸡养殖的能力。建立市场机制,为养鸡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请专家来举办养殖培训。成立合作社之后从示范引导抓起,通过几年的推广带动,先后设立了17家生态养殖示范户,20多家专业养殖户。

在克服重重困难和不忘初心的坚持后,段必清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云报全媒体 记者 王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