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不等于能"任性吃"

25.04.2016  14:36

    近日,一则“胆固醇从‘令人担忧的营养物’黑名单中除名”的微信传遍朋友圈。文章称,研究已经证实摄入胆固醇既不会导致也不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对此,中国营养学会专家提醒公众,胆固醇摄入不再有上限,并不意味着蛋黄、海鲜、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可以“敞开吃”。

     血液内胆固醇主要由体内自动合成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人体内,是参与形成细胞膜、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料,因而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从来源上看,胆固醇可分为“自产”和“进口”。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苏宜香介绍,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由体内自动合成,通过膳食摄入的胆固醇仅占极少部分。

    最新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中取消了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00毫克的限制,引起广泛关注。实际上,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就已不再为胆固醇摄入制定上限。对此,曾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脂肪研究组组长的苏宜香表示:“根据相关研究的分析结果,即使胆固醇摄入量达到每日768毫克,也未发现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有关。由于无法确定胆固醇增加慢性病危险的阈值摄入量,所以暂不设定膳食胆固醇摄入的限量。

    尽管中美指南均不再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苏宜香强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仍然需要控制膳食胆固醇。“长期研究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她说。

     膳食对人体胆固醇影响作用复杂

    通过食物摄取的胆固醇究竟对人体内胆固醇含量有何影响?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第二军医大学教授赵法伋认为,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复杂,主要可分为“降低因素”和“增加因素”。

    据悉,降低或影响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主要因素有:(1)食物中的胆固醇不能完全被吸收,吸收率一般为30%;(2)胆汁酸盐分泌减少或排泄障碍(食物中的胆固醇需经胆酸盐乳化后方能被吸收)影响胆固醇的吸收;(3)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而植物固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不易吸收,多量摄入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4)膳食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从粪便中排出,间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增加或促进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主要因素是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赵法伋表示:“脂肪能促进胆汁酸分泌,胆汁酸可促进胆固醇吸收。膳食脂肪还能加速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的转换,提高胆固醇的合成速率,从而可增加或促进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

     合理膳食规避高胆固醇风险

    研究显示,高脂、高胆固醇膳食是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对于预防高脂血症仍然十分关键。

    “脂肪有健康的脂肪(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健康的脂肪(主要是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别。”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包巍博士表示:“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去掉了对总脂肪摄入的推荐量,这是基于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有些油脂有利于身体健康。比起单纯地考虑摄入脂肪的总量,我们更应该注重吃什么种类的油脂。

    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专家组训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李铎也指出,《美国膳食指南》建议用多不饱和或单不饱和脂肪取代饱和脂肪,虽然胆固醇摄取上限被取消,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仍应尽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另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月欣教授透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即将发布,新版指南强调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的核心。她建议,公众不要轻信网络、朋友圈上传播的不实谣言,应多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以免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