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昆外来务工者的生存困境 找工作全靠“路边摊”
不等路边的车停稳,大家就迅速围上前询问活计。云南信息报 记者 杨映波 摄
在穿金路上的波罗村口牌坊前,自发形成了一个“路边摊人才市场”。与政府公办的人才市场不同,这里的上百名外来务工者找工作全靠运气,没有正规的找工渠道,没有人帮助,全靠自己。他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技术,也不太熟悉政府开办的人才市场有何政策。
对于这样的“路边摊”,省就业局局长表示,为了保证农民工就业,每年都会开展就业招聘活动,也会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保障他们的就业权益。
现状
缺乏技术 不熟悉政策
一大早,来自寻甸羊街的陆大姐怀里揣着一个大洋芋,从云山村赶到距离不到1公里的“路边摊人才市场”找工作。为了抢占先机,她和其他务工者一起几乎站到了自行车道上,张望着来往的车辆,等待找小工的老板。等待了约半小时,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人群涌动立刻将小车围住,甚至有的人把车门拉开直接上了车——原来,只要抢到位置,就有可能被“老板”带走,有可能获得工作机会。没能挤上车的人只能走开,等待下一次机会。
“临工不是每天都能找到,现在工地要的已经很少了。”陆大姐曾在大商汇附近的建材市场打临工,打工3年,她什么工作都做过,“什么都可以做,只要是体力活都行。”然而,对于像陆大姐这样的务工者来说,没有技术,收入就无法提高,无论男女,只能靠体力和经验来争得一个干活的机会。
“如果没有活计,今天就只能吃老本了。”陆大姐说,除了这个自发形成的“路边摊人才市场”,她并不知道还可以去哪里找工作。对于为何不去政府开办的人才市场,陆大姐的回答是——“听说要收费,我们没钱出。”
记者了解到,每天来“路边摊人才市场”找工作的男男女女约有上百人,而像陆大姐一样缺乏技术,对政府开办的人才市场政策不熟悉的人不在少数。
政策
农民工如何就业?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介绍,进城务工者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技能的单一和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包括岗位信息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要让农民工就业并且是高质量就业,最基本的是要对农民工的技能进行培训。
石丽康说,目前,我省实施了农村劳动力特别就业培训计划,专门安排专项资金来解决农民工就业技能单一的问题,而针对岗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每年都要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春风行动”和就业招聘月活动,通过专项招聘达到传递信息帮助农民工就业的目标。
“路边摊”怎么管?引导务工者到正规市场
石丽康表示,一般所说的农民工指的就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就业的人员,在云南省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就业的农民工都是一视同仁的,对他们没有歧视。农民工市场首先是自发的市场,就是所说的“路边摊”,还有其他根据不同人群形成的人才市场,而政府没有人为区分人才市场针对谁来设置,只有人群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市场。
“政府部门不提倡‘路边摊人才市场’,因为容易造成劳务纠纷和权益的缺失。”石丽康说,长期以来,人才服务机构力不从心,加上群体的特性形成的聚集效应,自发形成了“路边摊人才市场”,而政府要做的就是逐渐引导他们到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既保障权益又为人才市场提供资源和条件。
市场
不收任何费用 就业登记简单
在南坝路人才市场,负责人曹主任介绍,作为政府公办的人才服务市场来说,不收取求职者的任何费用,并且对于求职者无论是何种身份,都会一视同仁,并且在公办的人才市场找到的工作都是经过人才市场核实用人单位身份真实性之后,向求职者推荐的,对求职者有很大的保障。
此外,求职者进入市场后,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和进行就业登记,而就业登记很简单,就是提供身份证就可以了,手续也很简单。
云南信息报 记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