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之眸:有你烈士不再寂寞
说说一经发出,立即引来了无数评论。
“感动!”
“向朱大哥敬礼!您辛苦了!”
“朱老弟有时间遨游全国各地,我们参战过的战友都会接待你。”
“对烈士的这份情谊感天动地!这样的煅练太有意义!烈士英灵也会为之感动!您这样的好人一定能长命百岁!老山英烈们在阳世间有您这位朋友每天都去看他们,他们永远也不会寂寞了!”一名贵州籍老兵如是评论道。
说出去的誓言就像泼出去的水!从2015年4月9日起,“老山之眸”在全国老兵、烈士家属、网友的“围观”下开始了陪烈士之路。
图为老山之眸标准的军礼。
“老山之眸”何许人?
“老山之眸”就是朱老头,本名朱效悯,麻栗坡县城嘉艺照相馆的老板,来过麻栗坡的老兵、老兵家属都认识。
在只有一条主街道的麻栗坡县城,朱效悯的照相馆很容易找。那是临街一间门面房的一层,屋内除了照相馆常见的三角架、摄影灯和各类布景外,最显眼的就是并排两台电脑和绿灯不停闪烁的哈勃。
是网络改变了朱效悯平静的生活。2003年,朱效悯买了电脑开始接触网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网友“老山女兵”写的一个人从北京跑到麻栗坡悼念战友的故事,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原来那些在这里留下了青春和热血的老兵多年后依然牵挂着这里。朱效悯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他背上相机翻山越岭拍回了如今的老山和麻栗坡,为了搜集关于老山的旧照片,他跑遍了昆明的旧货市场,所有照片资料整理上网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4年清明节,朱效悯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偶然拍到了烈士赵占英的母亲赵斗兰老人历经艰辛的20年才第一次来为儿子扫墓的照片,这张老妈妈手扶儿子墓冢、悲伤哭泣的照片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照片上网后不到一个月,一位名叫“云淡水暖”的网友为这幅图片配了一首名为《妈妈,我等了你20年》的诗歌,这首催人泪下的诗和朱效悯的照片一起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出现了各种朗诵版本。
朱效悯“一战”成名。
此后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个星期,朱效悯都要守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他的相机和DV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来麻栗坡扫墓凭吊的感人故事,平时遇到烈士家属来扫墓,陵园管理所也会通知朱效悯前来拍摄,因为他是陵园御用摄像师,而且是义务的。
一位熟识他的网友为他取网名为“老山之眸”。“大概是我的工作离不开眼睛,需要用眼睛来说话吧。”朱效悯说。他就把自己的博客命名为“老山之眸”,博客主页上,以连绵起伏、雾气笼罩的老山为背景,上面写着:到老山去一直是许多人长久以来的愿望!因为老山,这个神圣的名字曾是一代人心中的丰碑!
“老山之眸”成了网上的名人,越来越多的老兵来麻栗坡扫墓都要来拜访朱效悯,朱效悯陪着老兵们去扫墓、看望当年的阵地,记录下他们的痛哭和欢笑,回来以后,他就把这些视频和图片发布到“老山之眸”博客上,让更多的网友知道。
“就权当这是我的爱好吧,别人喜欢打麻将、唱歌,我喜欢搜集老山资料,拍烈士陵园,和老兵打交道。”老朱说。
朱效悯每天打开店门第一件事,就是开启两台电脑,登录上博客和QQ。如果没有顾客或者不需出去婚庆录像,他更乐意坐在电脑前,他的QQ内已经有700多名好友,每天还是不断有人慕名加入进来,朱效悯常常要手指飞舞同时和很多老兵聊天。
365天的守护,有苦有甜
喘着粗气的老朱停住脚步,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两根熟练地噙在嘴上。一下、两下,着了,打火机蹦出火苗,点燃了香烟,烟雾从老朱的嘴巴里喷出来,他轻轻拔出一根,俯身放在了身边最近的烈士墓碑前。
接下来便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2016年5月31日早上骑车陪烈士(耗时28分钟),龙道文烈士:八排十四号,二五二○六部队五十七分队战士,贵州省雷县人,侗族,1964年7月生,初中文化,1983年1月入伍,1984年4月28日在老山地区英勇牺牲,追击三等功。”这是朱效悯于5月31日早上发的朋友圈。
“365天了,我坚持了整整365天了,很不容易。”老朱边抽着烟边说道。
“那老头有病吧!”
“神经病!每天跑去烈士陵园!”
“这人有毛病,每天一大早就往那个不吉利的地方跑。”
……
陪烈士之初,街上的人们大多投来异样的目光,对老朱的做法很是不理解。
“难道为跑步陪烈士我真会变成神经病吗,我还是做这样的神经病吧,坚持走吧!”老朱不辩解,仅仅是在QQ上发了一条感慨。
普通民众不理解,但是老兵理解,烈士家属理解,老朱的感慨获得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安慰。
“他们的安慰也是我坚持的动力!” 老朱如是说。
1979年2月17日,麻栗坡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在县城西北部磨山山上修建麻栗坡烈士陵园,统一安葬在边境作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陵园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占地50余亩,园内安葬着全国20个省市、19个民族的957名烈士。
烈士陵园呈“O”字状,广场上耸立着大理石纪念碑,碑身上镶嵌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1个镏金大字,碑身后面镌刻的是“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题词。
每年清明节,均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学生、国际友人前来参观悼念烈士英灵。1985年6月,麻栗坡烈士陵园被列为云南省重点烈士陵园,随后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实关于陪烈士这事,老朱也“食言”了。
看见老朱不懈地坚持,路过出租车司机动容了。
“上来,我带你一截,快下雨了。”
“今天路滑,我送你去吧。”
抵不住群众们的热情,老朱迫不得已搭起了顺风车。
跑步陪烈士变成了坐车、骑车陪烈士;QQ发说说也变成了发微信朋友圈。
毕竟他已经两鬓斑白,当年的年轻小伙已经是48岁的老头了。老朱“食言”大家都理解。
“麻栗坡老山之眸微群为了让烈士不寂寞,决定于2016年4月2日(星期六)上午十点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在麻栗坡的志愿者可以自行带上祭品(香纸烟酒)到烈士陵园集合祭奠烈士。”
“麻栗坡老山之眸微群倡议的红包买电子蜡烛祭奠烈士活动将于4月27日下午18点30分在烈士陵园举行,欢迎在麻栗坡的参战老兵和志愿者参加。”
“天保夭六房东寻找老兵:老兵李少干班长1985年住在我家,他是通讯兵,山东人,当时两表弟住在我家,我们很想念他。”
每天陪烈士之余,老朱还每逢纪念日组织祭奠活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老兵寻找当年的老乡或者为老乡寻找老兵。4月28日,在战争三十二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他组织志愿者、部分战争的见证者一同来到烈士陵园,为957名长眠于此的烈士摆放电子蜡烛,祭奠在战争中献身的英魂。
“陵园里有多少烈士家属从未来扫过墓,似乎谁也无法清楚地统计,很多烈士家里穷,父母可能身体不好,或者已经不在了,而兄弟姐妹时间长可能感情就淡了。”老朱说,“我有一个愿望,希望还没来的家属能看到我的微信,能来这里看看他们的亲人。”
老山之眸,有你,烈士不再寂寞!(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