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寻战友 欲还战友委托保管了62年的钱
85岁的贾汝义老人就想再见战友杨厚洪一面 新疆网记者 谷姗 摄
一沓用纸包着的钱,85岁的贾汝义老人保管了62年,这笔钱的主人也让他牵挂了62年。从1953年春天离开朝鲜,回国赴大连炮兵学校学习,62年来,贾汝义一直试图寻找这位与他曾经在朝鲜战场同生共死的战友杨厚洪。“人啊,老了就爱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尤其当年这个给我这叠钱的战友,不找到他就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5月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贾汝义老人提起从前不由得红了眼眶。
65年前在云南结识
贾汝义老人,离休前在乌鲁木齐二轻工业局工作,曾参加过抗美援朝。
贾汝义是山东淄博人,1948年,18岁的他就参了军。1950年春节,随队行军至云南,在部队与当地人杨厚洪结识,两人年纪相仿,同在一个团,虽然经常打照面,却没有交谈过。
直到1951年春天,贾汝义与杨厚洪同时被抽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4师104团3营7连,准备奔赴朝鲜战场。当时,贾汝义被分至该连军械处,杨厚洪则任该连3排8班班长。部队严格的作息管理及紧张的战前氛围,使二人几乎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聊天、叙旧,只能远远点头示意算打招呼了。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期间,贾汝义被抽调补充到前线管理军械,在行军途中,他听见远处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回头一看,浓眉大眼身材高大的杨厚洪正向自己跑来。
“他跑到我面前,从上衣口袋掏出一个纸包,说里面包着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30元人民币),让我暂时保管着。”贾汝义回忆,“虽然他说是因为要参与战斗,装着钱怕弄湿弄丢了,但我明白他一定还有一个心理,就是不知道是否还能活着回来,如果回不来,就把钱留给我。我毕竟不直接参与战斗,但这话他绝对不会明说。”
然而,那次战斗上前线的100多名战士,20多天后只回来30多人,其中没有杨厚洪。“战争期间的混乱程度是常人想象不到的,战斗过后,战友不见了都是常事。我觉得不仅失去了一个战友,更失去了一个知己,交给我保管的东西怎么就不来认领了呢。”说到这里,贾汝义一度哽咽。
“我想再见他一面”
经过多方打听,贾汝义都没有得到杨厚洪的下落,1953年春,贾汝义被抽调回国,去辽宁大连炮兵学校学习。
1957年,贾汝义偶然间在大连街上遇到了7连的一位副排长席金喜,正在大连出差的他向贾汝义透露,杨厚洪从那次战斗后就没有再回过连队,也没有消息说他牺牲。抗美援朝结束后,连队被打散重组,部队整体番号变动很大,找人恐怕不是件简单的事。
1966年,贾汝义转业被分配到新疆,寻找杨厚洪的事暂时被搁浅。“我推测有两种可能,以身殉国;或者是当年负伤后去了如今的丹东市治疗,之后被分配到其他连队,也许已经回到家乡云南。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要寻找,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贾汝义说。
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贾汝义老人只想了却有生之年的一个心愿,“我是死里逃生出来的人,当年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往一线送物资,那时敌人故意炸塌防空洞口,里面几十号人氧气不够连蜡烛都点不着,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出去打水,去5个只回得来两三个人。这种环境下,战友之间的情谊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如果他还活着,我想再见他一面。”
有谁知道杨厚洪的下落,请拨打春城晚报热线0871—64100000告知。
新疆网记者 谷姗 本报记者 吕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