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企业期待接入征信系统

17.11.2014  18:52

  实现良好的信用管理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支持,这对于日益兴起的互联网金融而言也不例外。近年来,P2P网络借贷等热门互联网金融业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已日渐凸显出对建设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迫切需求。但目前我国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数据不开放,信用信息分散和相互屏蔽所呈现的“信息孤岛”,已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大软肋。

  本报记者杜冰“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极致的客户体验,对于金融体系来说,极致的客户体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让普通投资者有更便捷的操作方式去管理他们的资产,还应表现在安全性方面。对于金融服务机构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产品的风险揭示,这是所有金融企业的重要责任。”在近日于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信用管理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国互联网金融季谈”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岑表示。

  事实上,实现良好的信用管理还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支持,这对于日益兴起的互联网金融而言也不例外。近年来,P2P网络借贷等热门互联网金融业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已日渐凸显出对建设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迫切需求。但目前我国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数据不开放,信用信息分散和相互屏蔽所呈现的“信息孤岛”,已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大软肋。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研究部总经理李连三在会上首次公开表示,央行征信中心正在研究推动P2P接入征信系统,作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参考依据。

  有助于推动金融普惠

  金融领域的征信事实上就是信息的共享。李连三在会上介绍称,到目前为止,进入征信系统的个人系统有1200多家,企业系统有1951万户,有贷款卡的达994万户。但总体而言,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真正有信贷记录的只有3亿多人,说明我国的征信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P2P平台的快速发展沉淀了很多信息,如果能够将P2P接入征信系统,不仅对于P2P及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成为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

  “P2P解决的是弱势群体,即那些还没有从正规金融机构享受到服务的群体的金融需求。通过推动P2P接入征信系统,对于这些弱势群体而言,商业银行得以看到他们在P2P机构的表现,将使得整个弱势群体可以有效地与传统金融体系进行信息对话,将来有可能获得传统金融体系服务。这就意味着P2P机构的客户群和商业银行的客户群将交汇融为一体,实现真正的金融普惠。”李连三称。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对于P2P行业服务的弱势群体,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息将成为最全面有效的数据依据。对于个人,电信运营商、财务软件等都可以提供诸如水、电、煤气、电话缴费等信用记录,新兴的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也能够为征信考量提供相应依据;对于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和政府提供信息同样有章法可循。

  P2P企业期待征信接入

  P2P网贷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已由普通民众感到陌生的事物进入老百姓生活的金融圈子。但不可忽视的是,P2P发展到今天也有其较为混乱的一面。国内的P2P机构还类似于一个个信息“孤岛”,征信体系不完善已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肋。同时,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也严重影响着个人征信体系的搭建。

  “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最有效的支撑,更是P2P网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为P2P企业的代表,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在会上表示。

  事实上,受制于中国整体外部金融环境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原因,传统金融机构都可以调取央行征信系统,在整体风控上拥有自己严密的逻辑和流程,但是无法被读取到信用信息的借款人,很难享有借款被服务的机会。安丹方认为,没有完善的征信体系,就不会有互联网金融的长足发展。P2P网贷属于一种金融行为,其核心问题仍然是信用风险管理。目前,金融机构的征信数据主要集中在央行,民间征信机构可以作为央行征信系统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她呼吁,应尽快健全征信管理体系,开放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有效接入现有征信体系,显著降低公众投融资成本,从而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金信已经做好征信准备,只待准入‘东风’。”安丹方透露,目前,金信网创立的信用管理、风控体系已是业内最严格而专业的体系之一。

  信用管理仍需“线上线下”结合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一定是面向个体或者一个企业,根据收益率、风险收益比,来提供一揽子资产管理方案,这将在中间征信体系、支付体系、结算体系、大数据平台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互联网金融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基础设施的设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于新的互联网条件下的征信平台。”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表示。

  事实上,要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谈征信,就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必须拥有管控风险和防范欺诈的能力。业内人士认为,优秀的技术平台是征信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就目前而言,“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也更为稳妥。

  “互联网金融机构必须有管控风险的能力、防范欺诈的能力,这要求其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在整个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金融业态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够真正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系统风险,单纯依靠线上操作了解借款人的风险情况是最理想化的状况。但是金额一旦大起来,风险防范还是要走传统道路。对于欺诈风险也是一样,实现有效核实除了依靠线上各种数据,线下考察也必不可少。”李连三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