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要走出云南路径

11.03.2016  15:52

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是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的应有之义;治理污染、节约资源,才能走出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永续发展之路。云南代表团开放日上,新华社记者“冬天飞到云南就是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描述引起了会场内一片会心的笑声,也反映出人们对云南生态环境现状的认可。但面对“十三五”时期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任务目标,云南要如何保护好难得的良好生态,进而发挥好绿色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真正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创建“国家生态特区”

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后,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列入五大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日益密切。

“环保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空气、水污染已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对农业持续发展造成隐患,必须全力推进、加强治理。”许海代表认为,环境治理必须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体系,建立跨地区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建立标准统一的治理评价体系;应当加大考核追责力度,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应当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走上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每个公民都成为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建议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划分,把云南‘脆弱而敏感的贫困区’和‘富饶而负重的贫困区’两类生态价值高的特殊区域遴选出来创建‘国家生态特区’。”何严萍代表解释说,“脆弱而敏感的贫困区”是指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们的贫困程度很高的地区;“富饶而负重的贫困区”是指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价值大于经济开发价值,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影响江河、湖泊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地区。她认为,像高黎贡山—怒江、金沙江走廊、三江并流、珠江源喀斯特地带这些地区,应该创建“国家生态特区”,改变当地发展方式,推动当地农民就地转化为“生态工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集中整治农村面源污染

云南的良好生态可谓得天独厚,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绝非完美无瑕。呵护好七彩云南的秀美山川,需要每一个人尽其所能,需要从制度机制、社会环境、资金投入等方方面面持续改革创新。

多年来,滇池治理可谓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头号热点话题。“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质企稳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让大家真正看到了高原明珠重放光彩的希望。

为了在“十三五”时期推动滇池治理取得更大成效,晏友琼代表建议国家加大对滇池治理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把滇池治理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她提出,为了从源头上堵住面源污染,应加大滇池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流域内6个县区涉农的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开展连片综合整治,给予重点支持。将滇池流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另外,尽快确立和出台生态环境电价制度,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等用电价格纳入生态功能区的补偿范围,给予生态补偿,解决公益环保项目运行成本过高问题。

来自西双版纳的赛勐代表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环保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时常感受到基层环保系统力量薄弱,执法、检测队伍中的专业人员较少,与当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希望国家给予支持。他还提到,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保的一大普遍性问题,建议从对农村环境连片集中整治的角度予以支持,让乡村真正成为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为跨越发展注入“绿色推进剂”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常常被人们形象类比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如果说在一些发达地区,面临的主要是如何留住绿水青山的问题,那么在云南不少地方,则更需要考虑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支撑发展的产业、群众口袋里的收入,为跨越发展注入“绿色推进剂”的问题。

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早在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就同意云南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对此,魏艺红委员介绍,在完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顶层设计后,普洱大胆启动了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试验示范工程,全力打造国家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基地,探索建立绿色考评体系,制定主要产业和产品绿色评价标准,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公园可以加强生态保护,可以以较小面积的开发利用换取大面积的保护,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徐建国委员认为,云南生态优势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元,在保持生态良好、民族文化多元的同时,应当对国家公园这一课题进行持续深入地探索。我省是国家公园试点省份,应该把握这一机遇,加快国家公园建设步伐,发挥保护区的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推动云南绿色发展。

“国家公园建成后,可以带来旅游收入,还能带动地方群众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徐建国认为,在加大国家公园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加大运行维护力度,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保持清醒认识,在科学规划的同时严格执行规划,切忌在国家公园投入运营后,因经济压力、收入压力带来过度开发。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