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代表团继续审议审查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等
本报昆明1月28日电(记者 陈耀) 1月27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大理代表团全体代表,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云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云南省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梁志敏、杨文虎、何华、袁爱光等参加大理代表团审议审查。
代表们认为,陈豪代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符合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报告全面总结了省政府2014年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以及今年重点抓好的十项工作,发展思路、目标任务符合实际,是一个实事求是、振奋人心的好报告,完全赞同陈豪代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
杨文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好报告。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符合实际,振奋人心,对报告完全赞同。他建议:一是抓文化工作和发展文化产业要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着力加快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何华代表说,报告精炼,比较朴实简短。过去一年的工作不容易,面对诸多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对今年的工作安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目标,制定的工作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宏大,主要指标更科学合理,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在主动应对新常态上,提出了“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培育新动力、谋求新突破、营造新环境、塑造新形象”“六个新”,是表明省政府今后发展思路、态度的一个宣言,是找准发展之路的一个新探索。他建议:一是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为动力,提振信心,振奋精神。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当作机遇,精准发力。四是要保重点、稳增长、抓增量、促增收,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五是抓改革、谋开放,做好对外开放新文章。六是抓项目、促投资,全力以赴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的盘子。七是以形势倒逼作风建设,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大抓落实的力度,扎实转变工作作风。
袁爱光代表说,工作报告写得好、工作做得好。总的体会有三点:一是总结工作实事求是,二是工作目标要求高远,三是工作安排务实明确。他建议:一是要增强信心、奋力拼搏。要完成好目标任务首先要树立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办法,有措施。困难问题肯定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二是要深化改革、强化措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指示精神,核心就是深化改革。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来研究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快推动发展。三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完成好的奖励,完成不好的问责。
贺彬代表说,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和计划报告提两点建议。一是财政、计划报告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化,要进一步加强两个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紧密衔接,进一步细化两个报告。二是两个报告要进一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增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预算。
郑艺代表说,听了陈豪代省长作的报告,报告不长,工作厚重了;增速放缓,辛苦增加了;压力增大,信心增强了;定位精准,措施实在了;文风清新,作风更实了。他建议:云南是水电大省,省委、省政府要研究水电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利用问题,不能仅仅只有开发没有利用,导致水电资源在本省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大理代表团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字国顺、杨作云、赵基、吉向阳、李劲松、赵廷标、李六八等代表紧紧围绕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就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新预算法出台后的预算工作、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的监管力度、加大偏远地区的互联互通支持力度、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大洱海保护的经费支持、加大对海东开发的支持、加大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协调推进力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及时下达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指标和资金,以及加大对特困户的重点扶持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