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书写昆明城市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明从建国初期的边陲小城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本期理论版我们聚焦城市建设主题,与广大读者共同回顾70年来昆明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共同探讨其间的经验和创新。
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变迁
李 佳
昆明市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超过2300 年的建城历史,在建设昆明城市的漫长过程中,历代昆明人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环山傍水的天然山水格局造就昆明“龟蛇相交”的城市空间布局是昆明城市空间的特点,此后昆明城的建设规制一直也延续了这一经典的城市空间格局。
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城市空间缓慢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昆明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959年昆明市组织编制了《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三年后,在党中央纠正极左思想问题的要求下,昆明市对这个规划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出台了《昆明市城市十年建设规划》,新规划压缩了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拟将昆明市建成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的交通枢纽以及国防重镇、全国性疗养之地,一个以冶金、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经济缓慢恢复,昆明城市发展落后于工业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滇池流域其他城镇如昆阳、海口、晋城、呈贡等则有所发展。辖区内新增道路、住宅建设的力度加大,昆明城市空间有所拓展。这一时期,昆明加强了对城市建筑的集约规划,着力进行城市道路网络的建设,对外交通运输也积极开拓。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昆明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了六十年代的特征。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放射状发展的城市空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国家的经济模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昆明也逐步加快发展的步伐,城市的干道网络得到系统成型的发展,干道网与城市外围的连接从最初的“一环六出口”发展为“二环九出口”,基本形成了放射性道路网络,加强了昆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为昆明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随着主城区的空间扩散和近郊工业区沿放射路的向心拓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昆明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一主八片”放射组团状的星形结构。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是推动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最重要的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单中心圈层组团拓展的城市空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城市的聚集效应日趋强化,产生了中心区密度过大,交通不畅等问题,住宅郊区化开始发展,为城市用地扩张引发城市空间蔓延,“环形加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形态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是空间拓展的动力。城市的主导功能由生产型逐渐向生产消费服务型转变,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提升,原来占据中心区的制造业和居住功能外迁,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二环路以内基本形成以商业零售、金融、证券、保险、娱乐、咨询等功能为主的中心。
70年来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从不同历史时期看,昆明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发展机制和内在动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体制与制度的变革、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内外部资源驱动等,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空间体现出相应的形态。昆明最初的山水城市格局是最早的雏形;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强化和延伸了这一基本形态。
从发展阶段看,昆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经历了核心形成阶段、扩张阶段、沿轴向外扩延阶段和轴向团块状阶段四个阶段。影响城市形态演化有自然、经济和城市职能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昆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貌特征对其空间形态起决定作用,经济因素是驱动昆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今后昆明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城市空间规模将呈现扩大和用地结构的多样性。城市空间形态的不断变化是适应城市功能演变的结果,未来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规划与控制将成为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昆明本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作者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所长)
城市辖区的拓展与优化
李志杰
一、 新中国成立后昆明市辖区域的扩大
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了昆明市的8个区,面积为77平方千米,人口约20万人。1950年8月30日,昆明市外的昆明县由武定专区划归昆明市管辖。此时,昆明市总面积1878.23平方千米,辖区内人口601215人。
1954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玉溪专区昆阳县的第三区(今西山区海口街道)划归昆明市管辖。195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安宁县由楚雄专区划归昆明市管辖。1958年,富民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管辖。1960年,玉溪专区的晋宁县(含呈贡县和昆阳县)划归昆明市管辖。经过调整,到1965年,昆明市辖4区4县,即: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县、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全市总面积6465平方千米,人口1382536人。
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曲靖专区的宜良县、嵩明县和路南彝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禄劝县划归昆明市管辖,全市辖区扩大为4区8县,总面积15561平方千米,人口3221599人。
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东川市,划入昆明市设立东川区;曲靖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经过这次区划调整,昆明市辖14个县(市)区,总面积21012.54平方千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2倍;市辖区常住人口2018年为685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4倍。
二、 新中国成立后市辖区域扩大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更加凸显昆明的区位优势
由于市域扩大,昆明北部到达金沙江,成为云南的北大门,为昆明参与金沙江的水电和航运开发,参与川滇边界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区位条件,推动昆明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宜良、石林两县属于珠江流域,为昆明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创造了条件。
(二)拓展了昆明发展的空间
现昆明市的辖区面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哈尔滨、拉萨和南宁,位居第四位。广阔的空间为昆明进行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了条件,现昆明主城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高新技术、信息服务等产业,郊县(市)区主要布局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原特色农业。2018年,昆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6.9亿元,在西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成都和西安居第三位。昆明市用全省5.3%的国土面积、14.1%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9.1%的地区生产总值,较好地发挥了对全省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三)丰富了昆明的文化资源
昆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项,其中有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划入昆明的晋宁、安宁、寻甸、禄劝。东川、寻甸、禄劝有大量的红军长征时的遗迹,丰富了昆明红色文化。禄劝、石林等民族自治县的划入,使昆明增加了傈僳族、傣族、壮族等世居民族,全市世居民族增加到9个,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四)实现了昆明对滇池流域的全面管辖
随着海口、晋宁、呈贡、嵩明的划入,昆明实现了对滇池全流域的管辖,为昆明实施滇池保护创造了条件。同时,昆明还实现了对主城供水水源地松华坝水库流域的全面管理,为确保城市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五)创造了昆明外流域引水的条件
随着昆明城市的发展,松华坝水库已不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求,于是昆明开始实施从滇池流域以外的水源引水。昆明在2007年完成了掌鸠河引水工程;2012年完成了清水海引水工程;2013年底又完成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该工程虽然取水在曲靖市,但输水线路大部分经过寻甸、嵩明。这一系列的引水工程,解决了昆明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滇池补水问题。昆明能够实施这一系列的引水工程,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市辖区域调整是分不开的。
(作者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所长)
城市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徐孟志
经济实现新跨越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昆明的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再到四千亿的跨越。昆明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在1984年、1991年、1997年、2005年实现了四次翻番。从1992的141.67亿元到2005年的1061.55亿元,昆明用13年的时间实现百亿到千亿的跨越。2010年、2012年以及2016年分别用了5年、2年与4年时间先后跨越两千亿到三千亿再到四千亿台阶。在云南省所有的州市中,昆明地区的生产总值常年保持首位。从全国来看,2017年26座省会城市GDP排名,昆明以4857.64亿元排名第17位,GDP增速(9.7%)仅次于贵阳(11.3%)。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经济结构协调优化
投资规模增大,投资主体多元。自2008年昆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以来,昆明投资强势扩张,以平均3年的速度逐步达到两千亿、三千亿、四千亿。投资总量迅速扩大并保持增速平缓的同时,投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2018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136.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房地产、农业、水利、交通、教育成为投资的重要方向。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新商业模式迅速扩张。1978年,昆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7.2亿元,2018年达2787.41亿元,昆明的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居民购买力也大幅提升,这推动着新商业模式涌现,大型超市、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零售交易平台从无到有。2017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为19.18亿元。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一方面,昆明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内的三大经济走廊建设,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国内合作,提升省际合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联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物流枢纽中心、总部聚集中心、旅游文化中心和开放平台,进一步增强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辐射力。
科教文卫硕果累累 社会事业普惠民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昆明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卫生事业成绩斐然。科技方面,截至2017年底,昆明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12家,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三分之二,居西部省会城市前列。教育方面,全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为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在孕育和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方面,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8年末,昆明文保单位总量居西部第二。卫生方面,通过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实行公费医疗改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更加便捷。
民生改善实现新变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速增长促使昆明人均消费的提高,2017年昆明市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均为1978年的80倍以上。消费总量在增加,消费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食品消费向全面多样、优质营养和高级化发展,耐用消费品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全面、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昆明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明面临“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滇中城市群、长水国际机场等重大布局,昆明将迎来新的发展。
(作者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城市产业的振兴与突破
尹 峻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昆明市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步。诸多领域的喜人变化,皆与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从“粮食紧缺”到“高原特色都市农业”
经过70年的努力,昆明市第一产业的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持续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1980年昆明粮食产量突破90万吨,1989年昆明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在此基础上,昆明市粮食产量在较高水平保持稳定。进入新时代,昆明市以大项目带动农业发展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配套基础设施,鼓励招商,坚持示范引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和完善多项支持政策,以药材、花卉为代表的高原特色都市农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随着国际化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农产品信息及电子商务中心、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中心、全省有机农业示范中心等七大中心的加快建设,昆明市第一产业的产业链延长,食品、药品加工及特色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70年前,昆明市民食不果腹,有顿白米饭吃成为一种幸福;70年后,昆明实现粮食产量倍增,把“饭碗”牢牢端在手里,肉、蛋、奶等农产品应有尽有,昆明市民已经由“吃饱”转变为“吃好”。当前,昆明市农、林、牧、渔业发展迅速,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持续优化,认真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手工作坊”到“高新技术引领工业强市”
新中国成立之前,昆明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以手工作坊为主流的工业经济出现短暂繁荣。新中国成立后,昆明市的第二产业经济规模始终保持增长势头。1988年以前,昆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保持在60%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后逐渐优化调整,2005年达43.8%;2006年昆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得到提升,2006年至2014年期间保持在44.2%至46.3%之间;2015年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优化。2018年,昆明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质效双升”良好态势;70年来,昆明市的工业经历了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换。昆明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推进了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1984年,昆明工业前四强为机械、冶金、食品、化工,发展至2018年,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令人瞩目,形成了以国家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企业创新体系。
从“没得挑”到“花样繁多、目不暇接”
新中国成立前,昆明生产生活资料匮乏。新中国成立后,昆明市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呈现提高态势。1999年,昆明市的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使三次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1988年至2008年的二十年间,是昆明市民的第一次消费增长期,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标志性消费品被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取代;随着商贸流通体制、房地产市场等系列改革深入推进,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品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昆明市民迎来第二次消费增长期,2018年昆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008年的2.87倍、2.83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成为主流。
(作者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所长)
城镇化的推进与加速
高 军
昆明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划调整、“一五”时期至“文革”时期的区划调整、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稳步发展等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昆明市城镇化率仅为24.32%。经过“一五”时期至1965年,全市总人口增至220.57万人,其中盘龙、五华两城区人口44.35万人,西山、官渡两郊区人口49.42万人;农业人口146.19万人,非农业人口73.99万人,城镇化率33.60%。这一时期成为昆明城镇化发展最慢的时期,13年的时间仅仅提高9个百分点。
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进程,昆明区划调整也随着市区人口增加而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当时省委以大带小、以先带后的思路,致使新时期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城带乡推进新区城镇化成为一时之热。2004年6月,为了提升昆明市的城镇化水平,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批准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官渡、西山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方案具体是以盘龙江(南北向)和金碧路(东西向)为十字交叉作为分界线,将两城区、两郊区调整为四城区,使每个城区都带有村镇,以城带乡成为提升城镇化水平的极为有利的政策措施,昆明城镇化进入加速推进期。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643万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11万人,占6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9.4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8.9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06个百分点。
昆明市政府2008年1号文件正式出台了《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取消农业户与非农业户的登记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城乡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到2018年,以翻牌社区为目标的村改居已全部完成,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实现了全域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99.5%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体制分离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变,昆明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市区为代表的城镇建制成为趋势,加之外来人口的流入和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推动了昆明的城镇化。
经过70年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昆明市年末常住人口达到了685万人,城镇人口499万人,非城镇人口71万人,城镇化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城镇人口增长了15.63倍,非城镇人口下降了62%,农业人口占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达到72.85%。
70年昆明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处理好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应当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为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