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最高补贴百万
近日,记者从经开区政策研究室获悉,经开区管委会已于日前正式下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扶持办法》(下称《办法》)的通知,用真金白银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建设和健康成长。
《办法》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是指由独立法人机构运营,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创业期中小微企业或团队出租,为入驻对象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提供办公配套、研发支持、创业创新辅导、投融资对接、宣传推广等服务,实现创业和创新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并取得较好培育效果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其扶持方向主要包括3个方面: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企业或项目,鼓励企业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初期建设。
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方面,《办法》明确,认定后可享受不超过2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和不超过100万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贴。不仅如此,如果具备自用、公共、孵化、众创等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且众创部分招租价格不高于管委会指导价,还可以享受一次性200元/平方米的首次装修补贴,并给予15元/月/平方米的房租补贴,且可以连续享受3年。与之类似的是,为吸引项目入驻、鼓励企业参与众创空间初期建设,《办法》同样在入区奖励、装修补贴、房租补贴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扶持措施。
今年5月,“果林·众创空间”平台启动暨首批项目入驻签约仪式在经开区举行,云南优立元创意集团、云南尚雅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云南圣周伟业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和云南鼎智赢家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入驻的4家企业,这也是云南启动建设的首个众创空间平台。“作为文化产业孵化器,我们将为相关企业设计和运作完整的平台,拟招商200—300家企业入驻孵化器平台。”云南鼎智赢家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蕊嘉说,这样的平台既可以容纳成熟的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只提供一两张办公桌,最终目的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果林·众创空间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的众创空间,它一方面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经开区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经开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灏表示,和传统的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服务的对象将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还可以是一个人的工作室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办法》的出台无疑将为经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众创空间建设一定不能头脑发热,关于创业有一个统计数字,其成功率只有1%,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怕就怕把众创空间当做一种运动来推进。”经开区政策研究室主任张秋说,众创空间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创业环境来推进,不能盲目跟风。当前,国内一些地方的众创空间已有不少倒闭的情况出现,有的众创空间可以提供上千个工位,进去一看却空空荡荡。
在张秋看来,众创空间一般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真正想创业的人。这个群体主要来自大学生,而且以理工科大学生居多,文科生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想创业相对比较困难。二是要具备全要素开放式的平台。运营方要对创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服务的措施和手段,从创业者入驻开始,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的服务等一系列服务要随之展开。三是要有成熟的资本运作。从项目启动时的创业投资基金,到风险投资基金、上市培育资金都要有成熟的运作体系。
“众创空间的本质其实就是资本运作,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单纯靠场地出租来赚钱只有死路一条。”张秋说,众创空间只有通过孵化项目、培育项目才能持续发展,摆上几张桌子就叫做众创空间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资金的注入,项目发展成熟后只会选择逃离,最终也是“为他人作嫁衣”。
张秋表示,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众创空间对于产业转型升级肯定会带来利好,但蜂拥而上是不可取的。“第一轮建设热潮之后必定会有一个洗牌的过程,众创空间不可能遍地开花,也不会到处都能孵化出有效的项目。”张秋说,资本总是流向资源密集的地方,未来众创空间会更加集群发展,如果没有集聚效应,小型的创业咖啡厅、创业车库或其他的创业模式都将很难存活。(昆明日报 记者殷雷)
编辑:实习编辑 许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