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放歌苍洱间
□ 记者 辛向东
苍山含笑,洱海放歌。初冬的大理虽然有了些许凉意,但依然晴空丽日、山花烂漫,呈现出绰约少女般的温馨气息和迷人风采。
11月6日到9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大理州委宣传部主办,大理州文联和大理旅游集团承办的2014年度人民文学杂志社创作培训基地年会暨第三届“新浪潮”诗会在风景如画的大理南诏风情岛和洱源县西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大理州内的20余位作家、诗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家园,尽情敞开胸怀,放浪形骸苍洱间,一路走来一路歌,吟诗作对情忘归。
11月7日上午,首先举行了人民文学杂志社创作培训基地年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著名作家朱零,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姚辉,《文艺报》首席记者黄尚恩,以及大理州委宣传部、州文联、大理旅游集团等有关领导到会并先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来参加笔会的诗人既有杨梨民、黄智扬、芒原、葛飞等在全国已经崭露头角的一些新生代的作家诗人,也有我州的李智红、李达伟、叶华荫、只廉清、徐晓丽等有着深厚创作功力并已在国内外发表大量有影响作品的彝族、白族作家诗人,年龄跨度从60后、70后到90后,富有先锋精神,堪称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11月7日下午,举行了“新浪潮”诗歌笔会。无论是人民文学杂志社领导,还是大理州相关部门领导,实力派诗人与新秀共聚一堂,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诗歌创作中的个人感悟,激发诗歌创作灵感。芒原说,诗歌是在精神世界里对哲学的一种叩问;写诗可以写天地、写众生,但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必过于雕饰;尤其是在当下社会里,还是要有一种禅意的坚守,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淹没在物质世界里。黄智扬说,人民文学所选的很多诗歌都是带有实验性的,它传递出一种信息:艺术是可以跨界的;我们写诗,不必拘泥于古典性和现代性,但我每天早上被鸟儿吵醒远比被汽车马达声和机器轰鸣声吵醒更有诗意……著名诗人朱零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人民文学杂志社多次在大理创作培训基地举行笔会,是希望为大理作家提供了与全国一线作家、诗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全国的作家诗人们提供一个采风、创造的绝佳地点,提供不可多得的大理元素;同时,通过笔会的举办,希望在大理兴起一个热爱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高潮,培养更多的一线作家,创作一流作品,“新浪潮”栏目10多年来推出过大批诗歌新人,其中一些人如今已经成了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后的11月8日至9日的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和大理州内的作家、诗人,参加了笔会主办方主办的南诏风情岛和洱源西湖的篝火诗晚会、歌朗诵会等采风联欢活动。他们或在南诏风情岛面对洱海,畅谈文学,或荡舟西湖上,忘情于山水之间,在清风明月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纵情吟诗、对月当歌,就像洱海一样诗情澎湃,诵咏着大理的秀山美景、风花雪月和历史传说。著名青年诗人杨梨民说:“大理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大理,是太阳居住的地方/大理人民,充满了人性的光芒/在这里,我遇见了诗歌/心与心的距离,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