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哈尼梯田保护成效受国际赞誉

27.08.2015  18:05

 

  红河州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哈尼梯田可持续管理与保护工作。在近日举行的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缔约国采取了重要步骤来加强遗产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所开展的梯田红米生产合作机制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成果。”
  红河州在哈尼梯田保护工作上一是不断健全和创新体制机制。在颁布实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依法保护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决定》,同时将哈尼梯田列入全州“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十大文化保护工程之首,着力构建了科学有效的遗产保护体系。二是“划定‘四域十片区’和‘二十万亩梯田’两条保护红线。”进一步明确了哈尼梯田保护范围,包括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县域内的梯田;重点突出元阳县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牛角寨等10片区的20万亩梯田,将此作为哈尼梯田保护的底线。并从2014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哈尼梯田专项保护。三是围绕“森林、梯田、村寨、水系、文化”五要素做文章。先后编制了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解说与展示系统专项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案。目前,保护区内全福庄中寨、上主鲁等20个传统村落及419户传统民居实施了首批挂牌保护。四是全面管理和保护遗产区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资源。结合传统的水源林保护机制,对海拔1900米以上的荒山进行植树造林,并扩大水源林规模,提高梯田水资源安全度,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旱地实施退耕还林。五是始终遵循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工作主线。一方面将遗产区、缓冲区的农田划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保持哈尼梯田原有稻作用途。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梯田传统特色经济,打造红河绿色生态品牌,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梯田红米生产合作社,开发哈尼梯田红米、梯田茶、稻鸭蛋等生态农产品。同时,依托旅游文化产业,不断拓宽当地农民增收渠道,使得保护梯田、建设美丽家园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