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警营文化 助推公安建设
近年来,楚雄市公安局党委以民警的精神需求为牵引,通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警察文化活动,有序推进警察文化建设,用文化的柔性魅力来打造警察的软实力,用热血赤胆的警魂来塑造矢志不渝的忠魂,全局民警队伍的精气神得到了全面提升,推动了公安各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快步攀升。
一、舍得投入,建立文化建设保障机制。2012年,我们在全州率先成立了楚雄市公安文联,选举我任名誉主席,政委裴宏同志任主席,其他局领导担任副主席,选任8名有文艺特长的民警为秘书长、副秘书长,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配齐了办公设备,将文化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年初预算,每年至少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保障。
二、敢于动真,建立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从2013年起,我们将文化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综合考核,并专门制定了配套的奖励办法,民警创作的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除了上级机关兑现奖金外,我们再拿出经费给予同等数额奖励,并报功嘉奖;民警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艺作品的,每篇条给予500至2000元的奖励。2012年来,先后有10余名民警因文化建设成绩突出被记功嘉奖,1名民警被省厅荣记个人二等功;每年用于文化建设的奖励经费达5万余元,有效激发了民警文艺创作的热情,实现了文化建设与公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使文化建设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勇于创新,建立文化建设活动机制。一是兴趣爱好组织化。按照三队九组的构架,组建文学、书画摄影、歌舞曲艺、讲演、收藏、户外运动、球类运动、钓鱼、心理疏导9个兴趣小组,篮球、足球和警官文艺3支小分队,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民警组织在一起,在八小时之外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二是文艺活动常态化。为三队九组安排专项活动经费,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先后组织了“迎新诗会”、“热血警营摄影大赛”、“向人民报告文艺晚会”等活动,形成了每月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演出,系统外的文体竞赛均参与并拿大奖的繁荣局面。三是文艺创作品牌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多期培训班,邀请毛诗奇、郭天祥、那旭波等诗人、作家传经送宝;组织民警前往香港、上海、福建等发达地区采风学习,参加鲁迅文学院等高级别培训,提升创作水平;成立了文艺创作室,近期还将成立集文化创作、作品展示、警察书屋与民警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创作空间。两年来,李咏、翁玉梅、蔡永飞、李忠琼、夏雪等民警近20篇作品在《人民公安报》、《啄木鸟》等全国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全省公安系统形成了小有名气的“楚雄公安作家群”。四是文化建设阵地化。2013年创办了文学季刊《威楚警苑》,是我州唯一由县级公安机关主办的文学刊物,本着民警写、写民警的宗旨,为基层民警打造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刊物封面全部刊登一线民警或集体照片,每期一个典型,讲述“封面故事”,已办刊11期,所有封面故事中的集体和个人都成为我们典型选树的重点,如民警杨春华获得了全省百姓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提名奖、刑警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有力地助推了全局典型选树工作。杂志还设立大案纪实、警察故事等栏目,内容非常精彩,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五是文化载体规范化。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简洁美观、统一规范的要求,升级改造了办公场所、窗口部门的警营文化,将人文景观、文化气氛、激励竞争机制与警营特点融为一体,形成各具特色的“走廊文化”、“电梯文化”等文化形态,从点滴小处为警察活动的方方面面打上文化的“烙印”;在公安局域网主网页开通了文化专栏,与州、市电视台和电台开办了“平安楚雄”专栏,各部门建设了文化墙、荣誉室、小读书室等场所,公安文化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打造四种文化,彰显公安精神。提出了以警察行为文化为基础,以警察管理文化为中介,以警察载体文化为推手,以警察精神文化为核心,四种文化全面推进的文化建设工作思路,总结凝练了“忠诚为民、务实担当、自律创新”的楚雄市公安精神,作为全局民警的共同追求,进一步凸显公安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从言行举止抓起,促使民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作风。抓好窗口接待、社区走访、执勤执法、涉外往来等礼仪,不断拓展为人民服务的外延。通过考核杠杆调动基层所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文化建设“全警覆盖”。结合“两学一做”,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和“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爱民实践活动,加强警民沟通和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去年,我局被公安部表彰为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东城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列为文化建设示范点。
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了聚警心、励警志、铸警魂目标,民警精气神显著增强,队伍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有了坚实的公安文化做保障,我们乘势提出了实施信息、动态、专业、合成、规范“五位一体”的主动警务战略,推动警务模式由“传统的被动应付式”向“现代的主动应对式”转型升级,助推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用文化建设保障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业务工作中彰显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效,实现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一是以智慧公安建设为引领,在基础信息化上求突破。实施“天网”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天网”为核心,乡镇公共区域视频监控为补充,道路交通和乡镇、单位、小区等视频监控为延伸的社会面治安动态监控网络;自主研发了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扁平化指挥、点对点指令、可视化调度、电子化督察”,该系统获得了楚雄州政府科技进步奖;实施“平安楚雄”数据融合平台项目建设,推动指挥调度由可视化、扁平化向智能化迈进;启动城区4G-LTE无线专网建设,定向研发警务通手机专用背夹及APP,推进警务通终端应用形成现实战斗力;探索卡口、人脸识别、视频资料、社会资源等非格式化数据向格式化数据的转换,逐步实现海量数据多方接入、自动抽取、全员共享,打造指挥决策、警务实战、监督评价、服务群众的智慧“大脑”。二是以实施主动警务为引领,在警务实战化上求突破。成立情报合成作战中心,做精刑侦大队情报中队,制定情报工作规范,实现情指、情勤、情侦、情防4个联动,提升情报主导、精确打击、主动防控水平;建立健全动态决策指挥、动态治安防控、动态社会管理3个机制,制定四色警情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动态管理;实施社区警务、巡逻防控、刑侦工作、情报工作4个专业化,促使管理更加有效、防范更加严密、打击更加有力;组建常态化“战训合一、轮训轮值”集训力量,实施警员、警种、区域、部门、社会5个合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制定并严格执行5方面29项规范,用制度管理队伍、用机制激励民警,确保执法执勤、队伍管理和警务保障各环节规范有序。三是以执法责任落实为引领,在执法规范化上求突破。落实网上办案制度和法制员管理规定,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规定,加强执法办案场所管理使用,严防执法安全事故;探索建立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的流程化积分管理模式,实现警情有序流转、规范处置、科学评价;建立多元化案件公开机制,探索通过互联网、短信、手机APP等渠道,公开非涉密案件办理和警情处置情况,方便报案人、受害人及时查询,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执法规范;推进主办侦查员100%出庭参加诉讼活动,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和国家司法考试,强化民警的责任、证据、程序和诉讼意识;建设执法办案场所同步摄录系统,购置执法记录仪数据采集终端等设备,规范执法行为和证据采集。四是以综合绩效考核为引领,在队伍正规化上求突破。树牢抓队伍建设就是抓公安工作的理念,把队伍建设融入到公安工作各环节,以综合绩效考核为突破口,强化“质量、时间、标准、责任”理念,依托信息化手段,正在与相关大数据企业对接研发符合我局实际的综合绩效考核平台,探索建立积分考核、网络监督等机制,将绩效考核融入接处警、情报收集研判、案件办理回告、日常管理服务等全过程,采取“日清”、“周结”、“月考”、星级评比、能手评定、末位黄牌等措施,对部门和民警进行一对一精细化考核督促,实现从“考结果”向“考过程”转变,既约束权力又激励民警,保障各项业务高效运转,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公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现在我们有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有公安部和省厅党委对公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广大公安民警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有火热的警营生活基础,只要我们能抓住历史机遇,勇敢地担当责任,楚雄市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