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美文艺工作者系列报道】张明丽:乡镇文化站上的“仙姐”

16.03.2016  10:02


张明丽

云南网讯(记者 黎鸿凯)从一个人的乡镇文化站到32支文艺队风生水起,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文化站站长张明丽与民交心,实现了文艺让一方农民乐起来。乡亲们把她称作“仙姐”,不仅是因为她把自己整个人都交给了文艺事业,还因为她为了梦想冲闯的“疯癫”劲头让人吃惊。

【一个人的乡镇文化站】

1984年7月,磨黑镇成立文化站,向社会招聘一名工作人员,高中毕业的张明丽通过考试成为站长。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磨黑镇文化站的办公地点。一套桌椅,一个木板钉的书架,一二百本书,几份报纸,两幅象棋和麻将就是文化站的全部家当。一个懵懵懂懂的女娃,在开始履行站长的职责。

从1984年到2010年的26年里,磨黑镇文化站就一个人,张明丽既是站长,又是职工,还是编导、主持人、舞蹈演员、歌唱演员、服务员。磨黑镇有507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个社区,148个村民(居民)小组,5000多户人家,她不但跑遍了所有村寨,而且能叫出大多数农户的名字。天长日久,她与老乡们的心相通了,文化站也就一天一天地热闹起来。

老年人白天来,年轻人下班来,为了保持文化站的人气,不论上下班,只要有人在,我就不关门,我怕关了门,他们就再也不来了。”张明丽把自己整个人都交给了文化站。在举办“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一周年” 庆祝活动时,磨黑盐矿文艺青年徐花荣被她抽调去排练舞蹈。活动结束后,他们因为对文化的共同爱好走到了一起,结婚、生子——乡亲们称徐花荣为“磨黑镇文化站站长助理”。

如果你到磨黑,向老乡打听张明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可你只要一提“仙孃”、“仙姐”,或者干脆就说 “老仙”、“张仙”,大家就会豁然一笑,指向阿诗玛广场边的文化站。

【文艺让一方农民乐起来】

磨黑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张明丽把挖掘、整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做文化站的重要任务。在民间老艺人、传承人的热心帮助下,整理、打造了哈尼族“板凳龙”、“啊柱黑”和彝族“阿米车”等民间舞蹈节目。我们象征一年12个月风调雨顺的12支“板凳龙”舞龙队,是磨黑镇,乃至宁洱县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个活动已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文艺活动,没有自己的队伍不行。”张明丽注意挖掘人才,扶持各村寨成立文艺队。在她的推动下,寨子里的文艺队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从最初的一支两支,到目前已经有32支文艺队,450多人。文艺队队员既是文艺积极分子,又是村寨里各项工作的骨干。白天,他们忙在田间地头,晚上回来,他们甚至顾不上吃饭、喂猪,梳洗一把,赶几十里的山路参加文艺队的活动,有时候一下车就上舞台。

磨黑镇文化站建成了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分校之后,张明丽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学习,学文化、学技术,学种植、学编织,学上网。每年市、县举办的文艺类培训,她都要想办法让32个文艺队长全部参加。通过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和演出,让农民演员开眼界、长本事,节目更出彩,欢乐满舞台,文艺真正让一方农民乐起来。

【为梦想冲闯的“疯癫”劲头】

张明丽一直有一个梦想,她希望能引来一批文化人才,培养一批文艺队伍,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活动,建造一栋文化综合大楼。然而乡镇文化站的经费一直都很紧张,她四处奔走、积极争取经费保障。

2013年底,投资67万元的磨黑镇文化站扩建结束,扩建后的综合楼510多平方,内设排练厅、农文网培学校,综合教室,音乐排练厅,图书阅览室(藏书6000册),全天向社会开放,升格为国家“一级文化站”。 至此,磨黑镇仅仅一个中心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就投入了780多万元。

文化中心、杨丽坤故居纪念馆、阿诗玛广场、健身广场成为了磨黑镇的标志性建筑。文化站工作人员发展到了6名,磨黑镇文化站从此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这些年来,张明丽两次被普洱市评为“先进个人”,先后十多次获得“优秀党员”、“先进文化工作者”表彰和奖励。

乡亲们送给我一个‘仙’字,说我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主意,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知道,我们当地说的‘仙’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有点傻,有点憨,有点疯癫,这层意思其实更像我。为了把磨黑的文化搞上去,我确实有一种不循规蹈矩、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觉得越是做艰难的工作,就越要有执着的精神、冲闯的劲头。”张明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