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 拿出务实举措答好经济发展考卷

06.09.2022  08:33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网   

日前,中共昆明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举行。全会认为,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还面临一些困难和短板。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攻坚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定力,全力抓项目、稳投资;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稳增长关键举措

李彦龙

项目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推动大发展,优质项目带动高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就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稳住市场主体、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作出重要部署。立足昆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昆明要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抓项目、稳投资、稳增长。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但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用好这些“有利条件”,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突出“”、强调“”、贯穿“”,坚持稳字当头、以稳求进,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稳增长,在工作调度上要趁早,在项目谋划上要扎实,在项目建设上要提速,多措并举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转化率,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是昆明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昆明要实现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抓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推动发展。在项目、投资、发展三者中,项目至关重要,有了项目,就有了投资,也就有了发展。

一是抓好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公园城市建设、城乡绿化美化、城市品质以及交通、水利、新基建等项目,不仅有利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而且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要抓好体现特色、发挥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如生物医药、大健康大旅游、特色优势高原农业、先进装备制造、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等项目,不仅有利于优化昆明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构建昆明特色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有利于有效解决昆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在稳增长、保增长中实现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抓好安民心、稳民心、暖民心的民生项目,如烂尾楼化解、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等项目,有利于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毕竟,越是特殊时期,越要聚焦民生关切、注重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作者为博士、副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缪  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昆明市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和“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大力推进市级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各级党政“一把手”招商,形成党员干部齐上阵的大招商格局,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无论是签约项目还是投资金额都取得较大突破,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招商引资工作总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等,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使命召唤行动,责任系于实干。招商引资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当前,昆明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因此我们一定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  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坚持“一把手”招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主动“走出去”招商不动摇;要强化产业招商,尽快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要狠抓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代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滚雪球”效应;要优化领导招商、定点招商、活动招商、小分队招商方式;要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等新途径;要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性和成功率。

二、  要全面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要尽快出台《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机制》,建立招商项目分级分类管理、首席服务专员、退出备案、要素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服务体系;要继续落实好“周跟踪对接、月通报落实”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有意向的项目力促早签约、早落地,对已签约的项目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落地率;要增强大局观,用好用活招商引资跨区域协作管理机制,积极推动项目落到市内最合适的地方。

三、  要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要大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要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要加大对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的考核力度,每月对重大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和建设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并计入年终考核成绩;要抓好考核结果运用,对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完成好的地方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或者完成不好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不积极、敷衍了事的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进行约谈,下半年仍然完不成任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现在,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已发出奋战下半年的动员令,吹响了攻坚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冲锋号,只要我们鼓足“当仁不让、勇争一流”的干事志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劲头,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超常规举措把招商引资的“油门”踩下去、速度提上来,就一定能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为昆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卢志华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昆明四十余年来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共昆明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强调推进改革开放,期待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以全面的思维方式来实现改革向纵深推进和开放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努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营造“人心思进、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氛围,不断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充分释放。

发展是动态的,改革是常态的。深化改革开放的要义即是在改革中动态解决问题,在开放中常态化解风险,以此开启动态化的改革模式、形成常态化的开放形态,不断凝聚起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效能。因为经济社会的运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只有牢牢把握住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要主线,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现状的再审视、改革思维的再更新、开放行动的再出发;只有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视域中统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转换谋划视角、持续增强发展韧性、接连扩大回旋余地,从而提升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动力与活力,努力达到现代治理简约高效、发展活力丰盈充沛。

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昆明需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以深圳和浦东为例,它们分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起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在成功把握机遇的基础上实现了改革效应升级和开放模式优化。鉴于此,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昆明要更加主动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努力乘发展大势之东风,一方面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拓展优势、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补齐短板、释放潜能,不断盘活发展存量、持续激活发展增量,努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形成新一轮发展合力;要将找准自身定位和把握发展大势有机统筹起来,既通过围绕中心借势而为,又通过服务大局顺势而上,不断体现出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昆明思维、昆明行动、昆明担当。

当前,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昆明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推进昆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开放,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兼具自身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在集约式运用、现代化转型、创新性发展的有机组合中闯出更加宽广的新天地。同时,昆明要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做功,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上着力,不断厚植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提质增效,最终形成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出台非常有力的发展举措,努力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大抓产业  主攻工业  塑造发展新优势

溪  瀛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近年来,昆明市产业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日渐凸显,一方面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集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链群规模有限,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仍然居多,头部企业、创新型企业偏少,重工业靠资源、轻工业靠烟草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性扭转;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对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依赖严重,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投资下滑,旅游业全面恢复尚需时日。此外,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附加值服务环节仍集聚不够。

面对产业发展掣肘,近日印发的《昆明市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方案》,以“8+N”重点产业链体系为主攻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做大做强重点支柱产业,进一步强产业、壮市场、优营商,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挖存量、扩增量,念好产业“生意经”。实施存量优化工程,管理好、服务好前期招商引资及正在建设的重大工业项目,紧盯生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优势明显的“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加大政策、税收等帮扶力度,推动企业增产扩销、提质创新。开展重大项目攻坚,成立工作专班,及时跟踪监测工业投资项目,帮助和督促新签约落地企业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申报纳统入库,争取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抓复工、保生产,守住企业“生命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防止出现拉闸限电现象,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及时协助企业解决用工荒、用电难、运输阻等复工复产困难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

稳信心、促消费,守护市场“烟火气”。用好“彩云昆明消费券”等政策工具,推动“批零住餐”行业加快回暖,促进汽车、成品油、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销售,大力发展体育消费、家政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和“夜经济”,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聚头部、抓亮点,注入增长“新动能”。以RCEP生效、中老铁路开通、昆明托管磨憨镇为契机,加快推动重点供应链企业落地,吸引全国货源在昆集结发送。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做好增存增贷工作,积极协调大型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在本地开展资金归集结算,减少总部归集影响。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不断提升旅游产品服务品质和宣传水平,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旅游促销活动,推动旅游业快速恢复。

建园区、讲效益,打造发展“强引擎”。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家、省产业政策和各园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等基础上,科学谋划园区主导产业,注重园区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联动性,推动产业布局相对集中,提高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水平。建立园区“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将地均投资、地均产值、地均税收、主导产业占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等作为主要指标,切实提升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增强紧迫感,继续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大提升,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为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不懈奋斗。

(作者为经济分析师、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稳住市场主体  留住发展“青山

朱静雅

市场主体处于社会经济的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断加速演变、国内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只有稳住了市场主体,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也才能够解决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早在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就明确指出,要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近年来,昆明一直把稳住市场主体作为稳经济的重点,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强化精准帮扶,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以纾困帮扶为着力点,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昆明市在库企业中超五成停减产,半数以上的“四上”企业负增长,规模以上旅行及有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70%,社会经济增长和市场主体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为此,昆明市首先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努力缓解企业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困难,让市场主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与此同时,昆明还着眼于长远,通过各类资金、人才、激励等政策的落实,让企业不断地激发内生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创新理念,提升自身能力。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持续改善企业生存空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全方位稳定市场主体的关键,其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众多要素。因此,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政策来落地落实。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昆明要根据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不断地优化行政管理体制,降低各种行政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要关切市场主体的各类需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出台务实管用的举措。

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引导为指向,提升企业应变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不仅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总是瞬息万变的,一些企业能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和准确的判断,但一些企业却不行。为此,不单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也要帮助企业了解国内和国际、产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关注发展前沿,持续帮助企业实现加速成长,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是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实践检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稳市场主体,就是稳社会生产力,相信通过一系列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政策措施,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各类市场主体就一定能在考验中增强韧劲、保持冲劲。

(作者为博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本报特约评论员)

以奔跑状态打赢经济工作翻身仗

雅  阅

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是昆明积蓄发展动能、增强竞争优势的主要任务。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以奔跑状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攻坚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紧紧围绕推动“昆明之变”,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实际行动、实干实绩答好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这张考卷。

今年以来,全市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和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大抓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资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氛围越来越浓,“发展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的生动局面逐渐形成,奠定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良好基础,增强了抓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定力。昆明,应当持续以只争朝夕的奔跑状态,用省会城市的高标准对标先进、争创一流。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再接再厉、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对于引进项目,从签约、投产到生产、流通,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动,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去走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现“昆明之为”。持续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不断提振精气神、增强责任心、强化执行力,切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一线干,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探索实践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抓项目、稳投资,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努力干出新业绩新气象。

以“人一我十、人走我跑”的劲头,闯出一条符合昆明实际的产业强市建设路子。全市上下要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信心,拿出“滚钉板”“脱层皮”的毅力和勇气,以“人一我十、人走我跑”的劲头,敢闯敢试、敢改敢干。坚决执行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闯出一条符合昆明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作为,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船到中流,不进则退。越是关键阶段,越要集中精力,一篙松劲退千寻。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特殊责任,应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持续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抢抓发展“新赛道”,以“坚定办好自己事”的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