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不卖茶,茶叶竹筒装的是冰毒 中缅警方联合摧毁跨国贩毒案,缴获冰毒40千克
毒贩伪装成茶商,将冰毒藏于自制的竹筒中,企图瞒天过海,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民警的“慧眼”。近日,云南省景洪市公安局披露了“2015·4·1”特大贩毒案的细节。该案中,中缅警方协作,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收缴冰毒40.63千克,摧毁了一个由境外(缅甸)至内地的特大跨国贩毒网络。
茶商却不卖茶宾馆出租房两头跑
今年初,景洪市公安局禁毒大队获取一条线索:一个活跃在勐海县边境的贩毒团伙近期将从缅甸贩运一批毒品到湖南。该线索一经核实,受到了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将相关情况逐级上报后,景洪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抽调禁毒精干警力开展侦查。
初期,专案组得到的这条线索信息量十分有限,对该团伙的人员构成、行动轨迹的掌握都比较模糊,只知道这个团伙成员可能伪装成生意人进行毒品交易。
在工作中,绰号“兵兵”和“阿军”的两名男子引起了民警注意。经查,兵兵和阿军都是湖南籍人,近期来到勐海县边境一带,住在当地某宾馆内,对外宣称自己是茶商。奇怪的是,通过连日观察,民警并没有发现他们有固定的生意往来对象,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生意送上门,却又在宾馆附近租了一间出租房,时不时“两头跑”。通过进一步观察,民警发现,兵兵、阿军的生活习惯很特别,两人基本上不与他人交谈,除了来往出租房和宾馆外,经常闭门不出,偶尔外出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时也是行色匆匆,还专挑僻静的小路“绕弯”……种种可疑的行为,让民警进一步锁定了兵兵、阿军,并对这两人进行更深入调查。
毒贩露“马脚”民警缓收网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民警并没有发现兵兵、阿军与毒品接触,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果然,3月30日20时,阿军接到了一个电话,随后驾驶摩托车外出,行至勐海至打洛镇途中的一条小路时,窜进一处僻静的林地里。1个多小时后,阿军骑着摩托车返回出租房,他带回来的,是一个将近半人高的行李箱。
大晚上抄小路取回一个行李箱?民警立即将观察到的情况上报,专案组经过分析,判断阿军带回来的行李箱里装着的是毒品;但若这时候对阿军进行抓捕,那仅仅是打掉这个团伙的购毒人员,但提供毒品的人员、中间人及境外的毒品藏匿地点就无法查实。专案组再三权衡,决定大胆采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暂时不对阿军、兵兵进行抓捕。阿军、兵兵在此次交易前接了谁的电话?见了谁?成为侦查工作中新的关键点。
顺藤摸瓜捕“大鱼”中缅协作抓毒贩
随着对阿军、兵兵的调查,民警迅速锁定了一名可疑人员刘四,发现此人也是湖南籍人,居住在缅甸,长期活跃于中缅边境一带。顺藤摸瓜,民警发现在阿军、兵兵来到勐海后,刘四与一名缅甸果敢族、绰号“马海妹”的女子有频繁接触。
通过分析,专案组确定,马海妹极可能就是这个贩毒团伙的供货人。经上报相关部门并获批准同意后,景洪市公安局启动中缅双边协作机制。在缅甸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掌握到马海妹曾于3月31日和男子阿勇在缅甸某地下钱庄进行了一笔大额转账,金额近90万元。这极可能是他们在转移购毒资金,同时也表明他们应该在缅甸又囤积了一批毒品准备进行第二次贩运。
掌握了这些重要线索,专案组决定中缅两地同时收网。7月1日凌晨,位于勐海的侦查小组展开抓捕行动,将正在出租屋内的阿军、兵兵抓获,查获冰毒19.18千克;同时,马海妹、阿勇、刘四等人在缅甸落网,查获冰毒21.45千克。
伪装茶商打“掩护”竹筒里面藏毒品
在抓捕阿军、兵兵的过程中,两人面对突然到来的民警矢口否认贩毒。民警将他们控制后,迅速对出租房进行搜查,查到隐藏在床底的部分冰毒。同时,在出租房的角落里,民警见到了阿军那天带回来的行李箱,箱子里摆放着28个包装好的竹筒,竹筒都是由茶叶压紧封口,很难打开,竹筒上写着“君贤德”3个字,乍一看就是普通的盛装茶叶的竹筒。民警将竹筒用刀剖开,每个竹筒内装着两个毒品零包,共计56包。连同床下的冰毒,共计19.18千克。
至此,一起利用自制茶叶竹筒藏匿冰毒、企图瞒天过海的跨国贩毒案件在中缅警方合作下成功告破。
延伸阅读
【贩毒团伙架构】
经审查,这个以马海妹等人为首的贩毒团伙秘密经营毒品生意,往返于缅甸和湖南、云南,团伙中的主要成员长期居住在缅甸,主要从缅甸购毒后囤积,通过各种方式让团伙中的其他成员将毒品运至勐海,再贩运到内地。马海妹、阿勇、阿伟是这个团伙的毒品供货人,刘四是中间联系人,他们负责运送毒品交给阿军、兵兵进行伪装、贩运。
【茶叶竹筒的“心机”】
阿军、兵兵伪装成茶业生意人,将事先准备好的茶叶用电饭锅蒸软,将放置好毒品的竹筒用茶叶压紧封口,然后通过物流发往广州。之所以选择伪装成茶叶竹筒,是因为用压紧的茶叶封口,一般难以打开查看,也没有人关注,这样的伪装方式确实容易蒙蔽物流货运的检查。
(人民公安报记者 罗力生 通讯员 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