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印记 最爱奶奶包的清水粽

22.06.2015  10:58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端午也生发出更多新的内容和内涵。每个时代的人经历的端午节虽不同,但各自记忆深处,总有令人难忘的烙印。

杨俊,出生于1981年,目前在昆明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是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说起端午节,他脑子里立刻就蹦出了各种粽子,不过在他的记忆里,最好吃的是奶奶亲手包的“清水粽”。“粽子从大到小栓成串煮,最大的有成人的拳头大,最小的刚好一个拇指大。”杨俊记得,15年前奶奶还没有出现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病症,每年的端午节前几天,奶奶会买回一些棉线,红、绿、蓝、黄好几色。端午节的早晨,奶奶会招呼家里的大人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还要准备早餐,杨俊则带着弟弟一起陪爷爷去菜市场买艾蒿和一些配菜,顺路还要在院子里折一枝带着桃子的桃枝放在大门口,爷爷说那样可以逃灾避祸。

买菜回到家里,奶奶和母亲会将浸泡在水中一晚的粽叶取出开始忙碌起来。说到包粽子,奶奶是个高手,随手拿起三片粽叶卷成一个锥子形,将糯米放到里面,双手上下翻转,来回转折几次,粽叶翻转,棉线缠绕手嘴并用,小角粽倏忽成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光是三角粽未免有些单调,奶奶包的蝴蝶粽具体的包法杨俊已然不记得,但是那两个三角组成的小蝴蝶却时常在他的记忆中飞舞。

随着岁月的变迁,杨俊入伍当兵、转业工作,爷爷奶奶也一天天老去,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奶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包粽子了。端午时节,一家人聚餐的饭菜交由大舅和母亲张罗,粽子也多是从菜市场或超市买回来的,他渐渐觉得粽子的味道已没有小时候那种清香。

对于杨俊来说,端午的味道就是奶奶用粽叶包粽子的味道,爷爷奶奶均已年过八旬,杨俊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爷爷奶奶和家人都能幸福安康。

记者张章(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