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增粮措施助推勐海县粮食持续增产

27.11.2014  11:46

 

                        吴珠  玉苏  何美兰

  (单位: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 666200  通讯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科技路2号  联系电话:13759264866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摘 要:自2008年以来,全县各级部门积极配合组织实施科技增粮措施,在遭遇连续三年干旱之际,全县粮食生产取得“三年大旱、三年大干、三年丰收”的好成绩,粮食产量实现连年持续增长,为推动全县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粮食生产;科技增粮措施

 

  勐海县属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也是全省粮食主产县之一,是西双版纳州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位于我州“粮、胶、糖、茶”传统支柱产业首位,为我州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繁荣稳定和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以来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百亿斤增粮计划的要求,我县农业部门转变发展方式,改变靠单项技术或单纯技术抓粮食的做法,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开展科技增粮措施,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充分发挥了政策对种粮农民积极性的激励和保护、政府在确保粮食安全上的责任和技术在增粮上的促进等综合作用。六年来,农业部门在全县组织开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和粮食作物间套种等科技增粮措施,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由小范围的专家产量向大面积农民产量的转变、由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的转变、由单纯技术推广向生产方式变革的转变,挖掘了现有的品种和技术的增产潜力,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县连续三年干旱,全县取得“三年大旱、三年大干、三年丰收”的好成绩。2011年勐海县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亿千克大关,2010—2013年全县四年粮食产量分别增长5.51%、21.12%、29.97%、6.94%,其中2012年全县增产粮食6000万千克,突破历史记录,实现了全县粮食产量连年持续增长。几年来,我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等主要科技措施,已成为我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依靠科技促增产已成为我县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

  2008年至2013年我县六年累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33片,示范面积33.79万亩,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97万亩,新增粮食总产13.09万吨。几年来,勐海县的科技增粮措施示范区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实施规模、范围不断扩大

  实施规模从2008年的1片水稻高产创建增加到2013年的10片,增9片:范围从1个示范点增加到11个示范点,实现了全县11个乡镇全覆盖;示范面积从1.04万亩扩大到29.98万亩.增28.94万亩,2013年科技增粮措施示范面积占全县粮食面积的41.6%。

        ——增产、节本成效显著

  科技增粮措施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通过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实现了节本增效。六年来,围绕高产创建全县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23.49万亩,平均亩增产稻谷70多千克,亩节省用种0.5~1 千克,节省氮肥用量3—5 千克。同时,通过干湿灌溉管理和薄水勤灌技术,每亩可节约灌溉水30%—40%,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亩节本20元左右。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等测土配方施肥130.79万亩,平均亩节支80元以上。推广机插秧技术15万亩,省秧田、省时省工,亩平均节支50~80元。2008年至2013年六年累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33片,示范面积33.79万亩,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97万亩,新增粮食总产13.09万吨,每千克粮食按市场价2.5元计,可实现新增产值3.273亿元。

  ——示范带动成效明显

  2008年至2013年六年累计建设粮食作物万亩示范区33片,示范面积33.79万亩,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9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363.29万亩。根据农业部的要求,2011—2013连续 3年在勐遮镇开展整乡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围绕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开展高产创建,完成水稻创建示范面积12.68万亩,带动全镇水稻面积为54.57万亩,三年实现增粮23352.5吨,每千克稻谷按市场价2.7元计,三年实现新增产值6305.2万元。    

   ——高产典型不断涌现

  2008年以来,通过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等科技增粮措施,勐海县水稻、冬马铃薯单产有了飞跃性突破,即:水稻单产以2009年8月12日由州科技局组织州级农业专家对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勐混镇实施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实测验收,单产达857千克,单产首次突破了800千克,创下了西双版纳州水稻单产历史最高记录。2012年7月12日、2013年7月12日受云南省科技增粮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西双版纳州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财政、统计、审计等部门专家对勐海县勐遮镇整建制推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实测验收,以857.8千克、872.5千克的单产再次创下了西双版纳州水稻单产最高记录。2011年3月23日经州级专家实测验收万亩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百亩方平均单产达4707.1千克。

  ——抗旱减灾效果突出

  在近年来的科技增粮措施实施工作中,我县科学规划实施区域的同时,注意作物的最佳播期,大力推广集中育秧、育苗或分期、分批育苗,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抢墒或提早播种等行之有效的节水抗旱保墒措施,以及玉米为主的间套种技术,大力推广中海拔水稻一熟改两熟制,变一年熟为两熟,提高复种.有效提高应对干旱、低温和霜冻的影响,减轻灾害损失,同时加强病虫害科学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每季作物在最佳节令内实现满栽插,为全面丰收打下了较好基础。实践证明,开展科技增粮措施是我县依靠科技抗灾减灾,实现重灾地区少减产、轻灾地区保稳产、无灾地区多增产,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增长的骨干技术措施。

  ——保障措施有力

  2008年以来在科技增粮措施实施工作中:一是强化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为切实抓好我县粮食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种植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工作,按照农业厅要求,县政府每年以发文方式,成立以分管农业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统计、农垦、审计、气象、农业和科技、水务、勐遮镇人民政府等各职能部门组成的 “勐海县科技增粮措施及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和科技局,负责对全县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项目的推进工作统筹协调,办公室主任由分管种植业副局长兼任。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具体分工负责如下:县农业和科技局负责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协调和落实,县发展改革局负责项目规划,县审计局监督项目资金使用,示范区镇政府负责项目宣传动员、落实面积和项目协调工作。为加快我县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实用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步伐,提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组装集成水平,充分发挥农业集成先进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挖掘我县粮食增产和增收潜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技术指导组,办公室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兼任,成员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种子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骨干组成,负责项目的实施、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到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二是整合项目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把示范点建设与相关粮食项目实施有机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各项措施落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补贴、测土配方和病虫统防统治等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和项目的综合优势,从而提高了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三是强化技术培训、观摩示范和对外信息宣传工作: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6年来累计举办了县乡两级育秧、移栽、大田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中技术培训573期,培训人数50546人次。技术指导小组针对示范区生产环境条件,制定了各种技术方案,技术员实行分片、分类、到户指导,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技术专家、行政村干部、示范农户在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75次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参加观摩、学习、交流人数达6625人;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氛围:示范区所在乡镇及行政村采取通过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增粮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六年累计共发放宣传资料97300余份,发放叶面肥 90000瓶,进行了 87次的电视台新闻及报刊报道,发布了省、州、县农业信息444余篇;五是强化检查指导、做好测产验收工作:在作物生产各个环节,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按计划抓好阶段性工作检查、技术交流与指导等工作。前期工作重点抓好示范点的选点、面积落实、人员组织、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等工作;中期工作重点抓好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和技术指导,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工作;后期工作重点抓好测产验收及总结评比工作。按照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测产验收,由县项目执行组会同统计部门进行产量预估、田间产量调查和自测后,报请省、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抽查测产验收;六是强化档案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科技增粮活动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农户信息表、测产表、专家验收意见、工作总结、图片等材料的收集并建立台账和电子档案;七是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2008年来,根据勐海县的生产水平、生态类型和不同的作物,研究并编制各种栽培技术要点、操作规程。项目区实现:一是统一品种: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实现高产与优质的有机结合,较好解决了水稻生产中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二是统一栽培方式:通过推广 扩行缩株 栽培技术, 控氮增钾 施肥措施,提高通风透光性,增强水稻抗性,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三是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较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四是推广玉米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玉米良种,杜绝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大力推广标准化条栽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从而提高了我县玉米单产;五是建立和完善良种良法标准化操作规程,把优良品种、栽培技术、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病虫综防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找准最佳结合点,通过技术整合,系统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成熟的集成配套技术,使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示范区良种覆盖率100%、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100%、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100%;六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科技推广平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协作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促进交流,使县乡科技人员从观念上得到转变、方法上学得经验、知识上得到更新,成为当地栽培理论和实践能手。一大批县乡科技人员由中级职称晋升为高级职称或由初级职称晋升为中级职称,培养造就了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为勐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七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有效地把项目区的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课堂建在田间地头,采取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的形式,为广大农户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实现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知识。

  2008年以来,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荣获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七项 、三等奖四项;农业厅推广三等奖五项;单位个人荣获县、州、省荣誉称号及奖项60人次。

总之,实施科技增粮项目促进了我县粮食增产,为我县粮食增产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带动了其它产业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转变了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云南农业2013年2期周琰、吴叔康《高产创建助推云南粮食生产十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