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已破解94种野生菌基因

21.03.2017  21:11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可见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今天,“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也在悄然进行,研究人员已为94种野生菌做了基因组测序,还将建立一个系统的基因组数据库,从源头上了解野生食用菌、利用以及保护食用菌资源,推动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

     资源

    云南食用菌有670多种

    云南食用菌资源丰富,我国记载有930余种,在云南分布的就有670余种(占全国的74%以上),市场上常见的贸易类群有200种,绝大多数是美味的菌根型食用菌。公认的著名野生食用菌,云南都有分布,如松茸、块菌、羊肚菌、牛肝菌、鸡枞菌、鸡油菌、松乳菇等。

    (云南农业大学供图)

    再过几个月,雨季来临,野生菌陆续并大量上市,云南人享受山珍的日子就到了。食用菌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小分子高蛋白、多样化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规避了传统动植物食品高脂肪、高热量的问题,可满足人们改善膳食结构的需求,是一大类天然、绿色、生态、多功能保健食品。

    (云南农业大学供图)

    问题

    资源破坏缺乏特色产品

    “云菌”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推动当地经济的一大原动力。但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十分普遍,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资源储量和商业产量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品种临近濒危。比如,云南的松茸因产地资源已被严重破坏,不得不由国家濒危部门出面采取限制出口量、颁发许可证等措施来保护。

    在人工菌方面,云南依然以传统的香菇、木耳等为主,缺乏特色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远落后于福建、山东、浙江等食用菌大省。

    (云南农业大学供图)

     破局

    采用基因组技术研究云菌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教授马啸说,目前云南的食用菌研究以资源收集和分类为主,传统研究方法仅能解决个别科学问题,很难对云南食用菌产业有显著影响和提升。

    只有利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云南食用菌进行基因组解析,从源头出发,以基因组为核心技术,进行基因组相关的一系列研究。通过解析食用菌基因组,可以了解食用菌生长、发育和繁衍的内在机理;还可以揭示食用菌营养成分合成的过程;阐明食用菌的安全性和营养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基因组,可以进行食用菌品种鉴定,获得食用菌领域的“话语权”。

    进展

    已完成94种野生菌基因组测序

    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在盛军校长的带领下,联合四川省农科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于2015年启动了“‘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计划对100种野生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建立数据库。

    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攻坚阶段,研究人员已经组装好94种野生菌的基因组,因野生菌种类较多,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大部分在30~80MB左右,少数几个达到100MB以上,项目团队通过优化调配资源,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之中。

    研究人员表示,野生菌基因组共享数据库建成后,不仅有利于通过深入分析基因组信息差异,获取有助于促进重要食用野生菌人工栽培和促繁技术的线索,为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依托基因组信息,解析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合成通路,为食用菌健康食品开发提供最佳的食用菌原料。最后,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代谢工程学的结合与进步,野生菌含有诸多毒性物质,比如肽类和生物碱类都可以转换成治病救人的新型药物,形成我省十三五规划中生物医药板块快速发展的起爆点。(记者杨质高 文 翟剑 图)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