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在福利院过得好吗?探访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身在福利院的他们有何梦想?
●每个孩子每月需多少开销?
●他们年满18岁后怎么办?
儿童福利院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那里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有着怎样的梦想?未来他们将去向何处?近日,记者探访了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记者探访
焦点1 孩子们暑假怎么过的?
“每年都会有孩子翻墙跑出去,不过这些年少多了。”于昆明市福利院养育的儿童来说,乔贞强是院长,也是家长。他坦言,为了安全着想,孩子们的确不能随意进出大门,自由度肯定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么高。既然关是关不住的,不如带他们去玩,比如这个暑假,每周除了固定时间学习,大多时间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游泳、射箭、登山、泡温泉等。
焦点2 入院儿童为何逐年减少?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乔贞强表示,除了2014年开辟安全岛人数增长以外,最近5年入院儿童呈递减趋势。从近几年进院孩子的健康状况不难看出,这些孩子几乎都患有重病,或者先天残疾,健康的孩子寥寥无几。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和人们的母婴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一些有问题的孩子在母亲孕期就能筛查出来,从而大大减少先天缺陷孩子的出生率。此外,诸如患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的,即便家庭贫困也可寻求爱心组织的帮助,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孩子被遗弃的比例也逐年减少。
焦点3 孩子们如何享家庭亲情?
其实,并非所有福利院的孩子都生活在福利院。
“现在有170个孩子由院舍集中供养,但由于人手有限,很难做到家庭一样的关爱。”乔贞强介绍,儿童养育分院舍养育、农村家庭寄养和院内类家庭养育3种模式。这些在院舍集中供养的孩子多是新入院或者重病以及学龄儿童,为了让这些无父无母、无亲无故的孩子也能享受家庭亲情,符合条件的会被送去类家庭养育或农村家庭寄养。
于家庭寄养和院舍养育来说,院内类家庭养育算是比较新的养育方式。2014年福利院与一家基金会合作启动类家庭养育项目,目前,11户家庭养育着44个孩子,2名家庭顾问管理、指导、培训类家庭的日常运营。
乔贞强说,“代班爸妈”要通过面试和培训,现在“母亲”们都通过了彩虹桥孤残儿童护理员二级培训考试,掌握了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未来5年,他们将加大类家庭建设,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的成长环境。
焦点4 孩子们18岁后怎么办?
对于福利院的孩子来说,无论哪一种养育方式,18岁就是一个分水岭,除了少数正常孩子通过社会安置与福利院彻底“脱钩”,轻度、重度残障的会被安置到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或是西郊安置所,在那里接受照顾度过余生。
“如果能考上大学,无论如何也会帮他们完成学业。”乔贞强说,考上大学的在福利院并不多,但只要考上了,他们就暂时不会上报安置,会继续供其读书,直到毕业并协助其找到工作为止。而相对于轻度残疾的孩子,福利院同样希望他们自立于社会。只是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进入社会时面临着严峻挑战,有些走不出福利机构的大门,有些走出去了就业稳定性很低。
如何帮福利院儿童“走出去”,乔贞强有一个设想。他告诉记者,福利院计划通过社会力量,为16至18岁的大龄儿童提供就业实践机会,起码在离开机构前有一些基础。比如,与云南民绣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在禄劝寄养村试成立刺绣产品培训生产基地,让轻度残疾儿童学会一技之长;与“蛋糕先生”合作,成立大龄儿童就业孵化基地,在院内开办儿童就业培训班,即便是已安置离院的儿童同样可以参加。
焦点5 一个孩子每月预算2000元左右
“重残儿童的生活费不够花,而正常孩子又有结余。”乔贞强介绍,孤残儿童(代管儿童除外)费用来源为政府包干给付最低生活保障金,由中央、市、县区配套拨付。如三级财政配套给付齐全,每个孩子每月生活费2000元左右,用于儿童的养育、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支出。
于残疾儿童来说,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残疾程度儿童医疗费用都不一样,医疗支出占绝对比例,有时孩子的一次外诊住院,他一年的生活费就花完了。相反,正常儿童除了伙食、学费、护理、日用品等费用,还有零食、衣服等开销,一般算下来还会有结余。
对此,乔贞强表示,目前福利院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政府给予孤残儿童的低保费,这笔费用可基本解决儿童的生活需求。但随着儿童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保障内容由传统的生存需求转向医疗、教育等发展需求,单纯的低保费用很难满足。尤其是近几年进院儿童的残疾率逐年攀升,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如果能有相应的专项经费支撑或许会解决资金紧张的局面。
人物速写
16岁小学生的大海梦
人物:林允儿
年龄:16岁 状态:小学4年级学生
16岁,正常来讲,应该是一名高中生才对。然而16岁的林允儿还是小学4年级的学生,如果不出意外,到她18岁那年,她便可以拿到小学毕业证。
福利院一位老师说,林允儿的学习成绩不算差,但是她已经多次提出退学的想法,福利院不想让她放弃,要求她至少读完小学。
为什么不愿意继续念书?因为年龄。林允儿说,从她12岁来到福利院上小学1年级起,她已经看够了同学们异样的眼光,那种被歧视的感觉让她如坐针毡。
说起为何成为高龄小学生,要从林允儿的身世说起。
这个健康的姑娘自小跟着流浪汉在晋宁长大,不知父母是谁,后来辗转在养老院生活了一段时间,到儿童福利院时已是12岁。由于没上过学,本该上初一的她,只能从小学1年级开始读起。
小学毕业你能做什么?“可以当跆拳道教练啊,我已经练了1年多,水平还不错。”对未来,她似乎没有太多顾虑。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只要有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年满18岁一般会进行社会安置,从此彻底脱离福利院。
然而,从她进院起一直有个心愿:看海。今年暑假刚开始,福利院征集过孩子们的愿望清单,看海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看着孩子渴求的目光,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乔贞强曾允诺:“好,我带你们去看海。”然而出行方案已经拟定,到了申请环节却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只有作罢。
只想“逃离”福利院
人物:龙百川
年龄:18岁 状态:大一学生
很多人对福利院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感到震惊,的确如此,没有爹妈在身旁谆谆教诲,学习基本靠自觉,福利院里为数不多能随班就读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今年,龙百川以360分的高考成绩考取了广东一所大专,专业是旅游管理,他也是今年福利院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本地也有不错的大专,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个身高178cm的伙子不假思索:“我想离开福利院,想离开云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越远越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是在福利院过得不好吗?还是学校同学不好相处?不是,都不是!龙百川赶忙说,福利院把他们保护得很好。
自小在安宁一个寄养家庭长大的龙百川,回忆起3年前他刚来福利院时的感受:这里的弟弟妹妹过得好幸福,生活规律、吃穿不愁,但这样的生活于他而言太安逸了,长时间下去会消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冲闯之力。
坦白讲,龙百川不想几年后自己也变成那样,那时起,他就暗暗下了出去闯荡的决心。
在福利院生活,不像同学们在家那么自在,尤其放暑假后,很多同学跟着父母出门旅行,可是他每出一次门都必须拿着请假条。“那堵墙比我也高不了多少,一翻就过去了。”
不喜欢这样被“拘”着的生活,开请假条又觉得麻烦,翻墙“出逃”成了龙百川到外面看世界的第一步。“被老师发现怎么办?”“小惩小戒不碍事。”
春城晚报 记者 宋金艳 文 翟剑 摄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