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双语法官”背着国徽深入民族乡村开庭受好评
《双语法官》观影现场。 记者李海曦/摄
李光学背着国徽去开庭。 供图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刘佳妮 199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光学怀着梦想来到禄劝撒营盘人民法庭,成为一名法官,一眨眼就是11年。期间,他走过乡镇、山村,不畏山路坎坷,背着国徽去开庭,由于禄劝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大多少数民族听不懂汉话,李光学是彝族,他了解百姓和民风,用少数民族语言为百姓们翻译,如今,他每年的案件处理量达200余件,广受人民群众好评。而双语已成为他为百姓们化解矛盾的一把金钥匙。
“双语”办案增强民族认同感
禄劝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5.23万人。法院只要接到案子,便向当事人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当事人法律文书送达确认书、诉讼须知、调解须知以及缴纳诉讼费用等通知,若情况属实,原、被告愿意接受调解,则不需要开庭,若双方矛盾激化,难以调解,则案件只能强制性开庭受理。
李光学来到撒营盘人民法庭时,这里交通极为不便,百姓们大多居住在山区,他在受理案件的过程中,山区的少数民族要来到法庭非常苦难,他便自己去到乡镇、村庄巡回审判,为让实地开庭变得规范化,他背上国徽去开庭。“很多次经历我发现,山区的少数民族很多,大多都听不懂汉语,我在开庭受审的时候,需要用彝语进行翻译,包括调解,也要用彝语,我就是彝族,对彝族的民俗民风很熟悉,老百姓们听得懂,自然就觉得你尊重他,他对你才会有认同感,案件受理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李光学说。
禄劝县撒营盘人民法庭成立于1976年1月,其辖区多为农村、离城市偏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造成许多农村百姓诉讼难的症结,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可以有效化解群众纠纷,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也为百姓增长了法律知识。
目前,撒营盘法庭每年的巡回审判案件占总案件的80%左右。“我2006年到法庭,刚开始与百姓沟通有困难,但慢慢在话境中就会了。”撒营盘法庭庭长洪绍荣说。
双语法官故事已被拍成微电影
李光学介绍,近几年,禄劝法院的法官都由云南省高院招进来,大多不是本地人,语言不通,更加不了解民俗民风,对于农村条件较差的地区,他们很难接受,从而很难融入到老百姓中,审理案件自然是难上加难。曾有来自湖北、昭通的法官,在前往村子送诉讼书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便有老乡来法院告状,说有人冒充法官骗人,所以,不学少数民族语言还真不行。“其实学少数民族语言并不难,只要有语言环境,再多跟着民族法官办案,就很容易学会。”
此外,每次巡回开庭,李光学要用2-3天的时间,饮食起居都要去老百姓家,办案时,需要亲自上门做工作,有时候还得请村长、族长出面调解矛盾纠纷。
目前,李光学的故事已经被改编拍摄成微电影《双语法官》。
影片再现了李光学从机关分配到山区边远法庭工作克服困难,最终赢得尊重的故事。李光学在深入民族乡村办案过程中面对语言沟通障碍灯一系列困难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熟练掌握当地民族语言和民愤习惯,从而扎根基层、公正司法,维护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同时,影片还展现了禄劝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据介绍,影片中的“邻里纠纷案”、“离婚案”皆为真实案件。年轻法官刚开始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导致村民们的纠纷越闹越大,法官劝架还被打出鼻血;在办理离婚案时法官被男方父亲用镰刀威胁不让儿子、媳妇离婚,这些种种困难让年轻法官意识到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必要性。影片最后,年轻法官用少数民族语言成功调解了“邻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