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县秀屏中学开展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
神秘的沙盘游戏室里,有着能令学生呈现丰富心理内容的玩具。杨艳萍/摄
课余时间,心理老师逐步解决同学的“心理困惑”。杨艳萍/摄
将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杨艳萍/摄
心理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作为禄劝县最大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秀屏中学通过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以及设立“家长学校”等方法,探索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
心理困惑没有了,郁闷的心情发泄出来了,心中的小秘密有老师答疑解惑了……随着学校“心理课程”的开展,留守儿童自信增强了,更加懂得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背 景
寻找影响
学生行为的因素
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严格自律,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这是每个学生在求学道路上需要达到目标。可这一目标对于一些缺乏关爱留守儿童来说,却显得十分困难。
秀屏中学是禄劝县最大的寄宿制初级中学,有学生2800余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有一大批留守儿童。对学校39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共有留守儿童近300人。学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丽娟介绍,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心理出现问题,会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异常,而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学习困难、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目的不明,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缺乏自觉和主动性;不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在大庭广众面前不敢说话、发言,总躲在角落里;为了逃避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他们往往选择了退缩,将自己封闭起来等。
鉴于此,秀屏中学从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入手,试图通过对一些异常行为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的调查以及干预的方法、措施和有效性开展工作,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状况、探索有效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和手段。
干 预
“心理教育”走进课堂
如果把孩子当做一棵棵小树苗,那么留守儿童则能比喻成一棵棵“孤独的树苗”,没有大树的庇护,树苗是难以茁壮成长的。在禄劝秀屏中学,父母不在身边,老师就是庇护留守儿童成长的大树。
在学校的倡导和支持下,秀屏中学在教师队伍中组建了“阳光心理小组”,由12名责任心强、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语文、思品科任教师及校医等组成,其中两名成员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苏丽娟正是其中之一。
“阳光心理小组”会利用心理辅导课、班会及“三生课”,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异常行为得到及时矫正。其中,每周星期一下午的“三生课”最受学生的欢迎。“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最宝贵吗?”每个学生回答都不一样,考试满分、竞赛第一、爸爸妈妈的关心……“三生课”上,老师们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责任,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磨炼自己,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除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外,学校也努力完善心理教育设施。
神秘的沙盘游戏室,进入其中,学生可以挑选各种动物、花草树木、车船、飞行物、建筑 物、桥、栏杆、石头、怪兽等各种玩具,放入沙盘中。这些都是能令学生呈现丰富心理内容的玩具;音乐室最放松,听听轻音乐,松松眉头,把心中的郁闷、不满、纠结全部丢下;宣泄室最爽,四周的墙体被厚实海绵包成了软墙体,屋子中间竖着两个可供学生击打的橡胶人,学生可将心中的怒气全部发泄出来。其实,发泄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
引 导
“知心信箱”让学生健康成长
心中有个小秘密,不敢和老师面谈,怎么办?不怕,秀屏中心设立“知心信箱”,每个学生都可以和老师进行书信交流。
一次,苏丽娟接到一名学生来信,称自己整天想上网,甚至想辍学回家。对此,苏丽娟回复学生:人都有惰性和逃避心理,面对工作与娱乐、困难与轻松,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毫无疑问都愿意选择后者。但是,每个人都得为自己将来的整个人生负责,有些事你可以现在做,也可以将来做。但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将来就没有机会再做。
除“知心信箱”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机和互联网以短信交流、QQ咨询等方式询问心理问题,而学校也开设了“心灵氧吧”、搭建网络平台,多渠道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清楚“心理垃圾”。 其中,学校开设“心灵氧吧”、“心理辅导报”,以简报的形式,如《开学之初》、《做最好的自己》、《军训苦乐》、《又是新起点》等,针对不同时期出现或关注的问题,从心理的角度和人生观,给予学生一定的调节或引导。
同时,秀屏中学还在班主任老师及各班“心理联络员”的帮助下采集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并邀请留守儿童自己填写个人资料,形成横纵向的留守儿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和服务,并从多方面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目前,学校定时足量地为学生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天还为每班学生提供一桶矿泉水,每周为寄宿生免费发放一枚营养鸡蛋,节日还为每个学生提供一道肉食。周末期间,学校还会安排领导和班主任全天执勤,保障留守儿童在校内的安全。同时,学校也会在周末开放图书室和电脑室,让他们阅读书籍学习网络,并放映电影。这些极大地丰富留守儿童的周末生活。
成 效
学会笑对每一天
如今,秀屏中学对留守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学生自己主动向老师提出“心理困惑”,一些学生则学会笑对生活的每一天。
父母对我的要求过高,使我感到压力很大。每次我考在第2至5名的时候,父母老师连一个欣慰的眼神都没有,还总是责问我为什么不考第一名;玩一次网络游戏后,每时每刻都想着玩,没有心思上课,听不见老师讲的内容;打过架,抽过烟,犯过错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吗……一张张纸条上,写的是学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困惑”。而这样的小纸条,苏丽娟有很多。
针对学生的困惑,苏丽娟和其他“阳光心理小组”老师都会给予帮助和辅导。慢慢的,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尤其是留守儿童中,自卑的“灰姑娘”们多了些笑容,好斗的“小公鸡”们多了些自制,就连那从前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开始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做自己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真理,也是学校教导给我们的……这是已经毕业的海龙(化名)学生寄给苏丽娟的信。信上,他经常会感觉苏老师在教学期间给他的帮助。
秀屏中学上学期间,海龙同学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学习也毫不在意。一次,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针对“异常表现”留守儿童团体辅导中,他接到了校园心理辅导室的邀请函。随后,他开始主动写信倾诉自身烦恼,经过半年的心理干预,他开始变得自信,也开始与其他同学进行正常交流了。
像海龙一样的留守儿童,在秀屏中学还有很多。在秀屏中学心理辅导反馈上,一名留守儿童这样写道:“在学生心理辅导课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学会了笑对生活,笑着面对每一天,无论那是怎样的一天!我以后想当心理医生,我希望我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案 例
总觉得愧对父母的女孩
秋秋(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上初中后,父母为了给她和就读高中的姐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到昆明打工。孩子很懂事,学习上非常努力,担任班委工作尽心尽责,生活上自理能力很强。同时善于与同学交往,人际关系良好。但进入初三以后,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增大,总是担心自己还不够用功,怕愧对父母,又担心父母在外太劳累。因此,出现焦虑表现,课堂分心、伴有失眠、头痛等症状。每当测验或考试就担心考砸,反而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心理干预的过程及主要方法:她听从班主任建议接受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持续五周,主要采用认知疗法(帮助其明确目标,发现自身优势)、催眠疗法(帮助其放松心情、降低焦虑)疗程结束后,能很好恢复学习功能,能积极应对各项考试,中考正常发挥,考取禄劝县第一中学。经过进一步跟踪评估,秋秋同学高中生活适应良好,心态积极乐观。(记者蔡晓磊)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